城乡要闻
高端访谈|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日报 10-26 10:14:53

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公开发布。《规划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

这对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有何重要意义?重庆将如何发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总体上来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着眼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需要,立足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10月25日,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洪斌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对《规划纲要》进行解读时表示,这将进一步增强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有利于优化全国科技创新版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成渝双核之一,重庆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四个方面下功夫,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和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需要集中布局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建设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许洪斌表示,立足形成国家科技资源战略大后方、战略性产品开发策源地、“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枢纽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区,我市将重点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片区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围绕生命、信息、材料、空天等重点科学领域发起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发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引领作用,吸引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强化开放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支撑成渝全域高水平创新活动,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和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目前,以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无线能量传输与环境影响科学工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建成投用,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智能化、分子病理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加快创建。未来,我市还将吸引更多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汇聚更多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团队,瞄准突破性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开展更多高水平创新活动,形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基地。

优化创新空间布局

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

近年来,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稳步发展,以“科创+产业”为导向,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启动建设,引进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建设研发机构37家,签约引进30余个科技创新项目、总投资900余亿元,引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局良好,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年多来,联合微电子中心获批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加快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新一代通信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信创产业园、青凤高科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科学大道、科学会堂、科学谷等标志性工程顺利推进。到2025年,西部(重庆)科学城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5%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

许洪斌表示,根据《规划纲要》,重庆将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争取国家实验室及其基地布局,夯实智能产业、生物医学发展基础。按照“一城多园”模式,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与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树立一盘棋思想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

“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突出区域协同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在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上下功夫。”许洪斌表示,根据《规划纲要》,我市将从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和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两个方面入手。

在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方面,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构建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创新高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整合行业创新资源组建研究院和创新联合体,已成立成渝地区高新区联盟、技术转移联盟和协同创新联盟。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已引进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创新机构103家,累计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42家,其中高端研发机构57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综合性检测检验平台,目前科技部已批准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国农业领域首个和我市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构建川渝科技创新联动机制,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共同出资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川渝科技部门共同出资、联合实施科研项目45项。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建成上线,整合开放大型仪器设备14090台/套。共享科技专家8000余名,推动“天府英才卡”“重庆英才服务卡”8项服务内容对等互认。

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着眼于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我市实施了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出台《重庆市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实施细则(实行)》,为新增来(留)渝博士提供稳定科研项目支持;优化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为806名外国专家办理来华工作许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科技成果转化“24条”,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改革技术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健全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出台财税金融政策“30条”,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支持通过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

许洪斌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政策环境,大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按照《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重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西部(重庆)科学城影响力逐步显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到2035年,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基本建成。重庆整体创新水平力争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永川高新区:

加快建设成渝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永川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节点、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发布,为永川高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0月25日,永川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朝国表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永川高新区将抢抓机遇,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成渝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在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方面,永川高新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形成实体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建设西部职教基地方面,永川高新区将充分发挥17所院校、15万在校学生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办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国内外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建西部职教集团,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以创荣城的产城职创融合发展模式,建成成渝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区、全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全国职业教育“产城职创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方面,永川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化“产业+科技+职教+金融”双创模式,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作用,做优做实“周有培训、月有沙龙、季有大赛、年有节会”的“永创汇”双创品牌。

他每周往返成渝之间

只为电子科大重研院“茁壮成长”

“这一年多来,成都、重庆来回跑,明显感觉两地之间的联系互动越来越密切。”10月25日,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科大重研院)常务副院长唐鹤感慨道。

2019年7月,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电子科大重研院,围绕集成电路、微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科教创产融合发展,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

经过一年的筹备,2020年9月,电子科大重研院正式开始运转,自此之后,唐鹤就开始“两点一线”的生活。

唐鹤刚来的时候,电子科大重研院只有一个220平方米的临时办公场地,他们便“招兵买马”,组建团队,推进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工作。

唐鹤介绍,目前,电子科大重研院的专兼职科研和教师队伍已有60余人,被成功认定为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并获批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本地的优势科研单位,多次牵头或参与科研项目指南撰写、项目申报,在相关领域提供智库咨询服务。

今年9月,电子科大重研院整体迁入1万平方米的独立办公大楼,并正式开院揭牌。唐鹤相信,在该院科研团队与本地企业产学研合作下,将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并通过联合人才培养,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生态,推动重庆集成电路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

——论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④

本报评论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和成渝发展基础、现实与未来,提出将成渝地区建设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增进创新合作,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须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强化体制创新,面向国内外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创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共享共建,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接下来,要以《纲要》为依据,在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发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水准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与科研平台,是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要聚焦战略性产品开发,在成渝重点区域布局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基础设施,引导建设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发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引领作用,吸引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强化开放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支撑成渝全域高水平创新活动。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实现创新驱动离不开创新空间布局的优化,要以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依托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格局。要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建设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要依托大学城、高新区等,夯实智能产业、生物医学发展基础,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要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要推动中科院等在双城经济圈布局科研平台。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川渝两地历史渊源深厚,拥有天然协同优势。要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共享科技成果,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创新研究中心和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同参与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合作申报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共建共用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打破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瓶颈,才能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要大力吸引创新人才,实施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在人才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引进国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科研;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改革试点,深化科研资金改革,探索建立两地改革举措和支持政策异地同享机制;健全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加大对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先进科技成果的支持力度。同时,还要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服务。

创新决胜未来,须臾不能停歇。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统筹协同,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发挥成渝地区科教人才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创新环境优化,加强创新开放合作,促进创新资源集成,大力推进科技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向着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迈进。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