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振兴
重庆长寿: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重庆日报 10-27 08:58:55

10月的长寿,气候凉爽宜人,乡村活力勃发。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平台和重点场域,这里的广大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田野、村社间,生动而有序的场景随处可见,勾勒出现代生活的美好画卷。

这是画卷,也是答卷,记录着长寿区乡村发展治理多年来的坚实足迹和丰硕成果。近年来,长寿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堵点,以村(社区)为重点,将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为关键,创新建立“基数加因素”“村民议事会”“三级联动制”三个机制,以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化,形成了具有共治梯次、共建机理、共享格局的善治工作链,在疏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的同时,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末梢神经”。 2019年入选全国首批18个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消除痛点

“基数加因素”,让群众有条件能办事

今年国庆节刚过,在石岭村一条崭新的进村主公路建了起来。全长660米的新建道路,告别了过去弯道众多,道路狭窄的问题,沿路600多户村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村党支部书记王唯一算账,“总共花了27万多元。”

这笔钱不仅建好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也为村民建起了崭新的生活模式。路直通到家门口,村民们纷纷告别传统务农生活,忙着寻找赚钱的路子。石岭村8组村民廖小播就是其中的一例,道路的改建让他对发展养牛产业更有信心了:“现在养殖场里已经养了50头牛,路好了物料牲畜进出更方便,接下来养殖场的蓄养规模将要扩大到400多头。”

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的启动和建成,都得益于长寿区财政安排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

“该专项资金的出现,改变了过去政府只抓大不管小的局面,为村民民主决策民生急需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保障。”据长寿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没有覆盖到村及村以下,不但让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同时也使得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不够,这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痛点。

为消除这一痛点,进一步提高长寿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乡村善治,该区在重庆市率先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试点,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在资金分配标准上实行“基数加因素”法,按村户籍人口、村域面积等因素确定各村专项资金额度,构建起“1+2+N(即1个基数、2个主要因素和N个动态调整因素)”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专项资金投入基本框架,实现了村民民主决策实施的小型项目与政府主导实施的大型项目有效互补,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而在今年,这一资金保障还在持续加码。据长寿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各村专项资金额度每村基数增加到10万元,并增设“撤乡并镇时被撤掉乡场镇所在的行政村”这个因素,每个增加2万元,每年的资金投入将增加至2676万元。

攻克难点

“村民议事会”,让群众办想办的事

专项资金保障让群众有条件有底气能办事,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群众办想办的事?这是长久以来乡村基层治理的难点。

“过去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上这个问题上,就曾出现过群众意见很大,牢骚很多的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让村民成了被动的旁观者。”在长寿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推动乡村基层治理持续有效,关键在于让群众成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决策者。

为此,该区探索建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度,村民民主议事小组成员从村民代表中产生,选举党组织书记任议事会主任,议事会成员不超过20人,下设议事小组,村支“两委”成员经推选进入议事小组人数比例不超过10%。“议事员”作为独立于村两委的村级民主管理主体,职责主要是负责收集村民对项目实施和资金安排的意见,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项目实施的先后次序,并监督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当项目专项资金拨付到村里以后,将由村支部、村委会、议事会三方协商,初步确定项目实施次序,然后进行公示并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最终由议事会讨论审定进入实施阶段。项目决策和实施全过程,村民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成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决策者,办自己想办的事儿。

如今在这一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的推动下,过去村干部“一锤定音”的局面被打破,村民被推到了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项目管理的台前。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三大过程,群众自主、自愿、自治得到充分体现。

在邻封村,从今年2月拿到专项资金到正式启动项目建设,2个月里,村社干部、议事会成员和党员代表等走遍了全村群众的家,征集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召开村民议事会,在对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使用方案进行公开表决后才实施。

同样一幕幕在长寿乡村的各个角落上演。“保证最终实施的项目,都由群众自行选择、执行、监督,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民生项目。”这在长寿早已有共识。

疏通堵点

“三级联动制”,让“群众说了算”的事真正办成

今年截至年底,邻封镇预计将联合辖内10个村使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购买社工服务。按照每个村不高于20%的资金可以用于村级治理提升软实力要求,整个项目总资金花费20万元,持续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保家村、焦家村、青观村、三化村等10个村项目内容,一分一角的费用支出,都被张贴在了各村级公开栏中。

“原来村里的开支作什么用、怎么用,咱老百姓也弄不明白。现在好了,村里搞每个项目前都会先开会商议再作决策、执行、公开,越看心里越明白。”村民李福财在村务公开栏前,笑着说。

项目实施群众参与,让老百姓尝到了当家作主的甜头。长寿因势利导,提高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力度,全面建立起构建起区、街镇、村三级联动保障机制。据长寿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项目落到实处,该区成立了区级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工作协调小组,由区政府分管民政工作领导任组长,具体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水利局、区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镇街主抓落实的工作推进小组,对各村工作程序、会议记录、表决情况、项目验收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村组负责落实好民主程序、抓好质量监管,确保项目稳步实施。并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开展群众绩效评价、部门联合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和纠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效力作用。

区、镇街、村三级联动保障之下,真正实现了重心下移、权限下放,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让“群众说了算”的事真正办成。截至去年底,长寿全区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745亿元,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2856个,涵盖全区19个镇街、221个行政村、4个农村社区,累计召开村民议事会8235次,建成生产便道2232公里、小型提灌站244座、新建垃圾收集点31个,整治农村环境158处,惠及群众51.2万人。

如今在长寿,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群众的幸福,也由群众说了算!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方能叶茂。随着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长寿的广大乡村正凝聚起日渐强大的合力,阔步迈向振兴之路。

刘钦 唐楸 龙搏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