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重庆人社: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就业工作
重庆日报 11-26 09:03:18

“感谢政府帮我落实了就业,我现在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近日,在南岸区南山街道文峰新街社区,文明劝导员周朝东在岗位上干得游刃有余。在精准帮扶下,曾经的困难人员周朝东顺利就了业,生活越来越有起色。

今年以来,全市人力社保部门牢记民生保障职责、政治机关使命,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着力点,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就业工作。今年1月至10月,全市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0.7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8万人(人社部下达)的134.4%。

开展精准就业服务 为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

今年50岁的周朝东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多年前离异后,独自一人抚养儿子,家庭十分困难。

由于肢体残疾、年龄较大及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周朝东虽然积极求职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家务农。

恰逢南山街道社保所开展就业困难群体登记调查和就业援助工作,工作人员帮助周朝东办理了失业登记,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多次向他推荐岗位招聘信息,鼓励他申请公益性岗位。

今年上半年,经南山街道社保所推荐,周朝东到文峰街街道应聘公益性岗位文明劝导员一职,负责辖区内清扫保洁,治安巡逻等工作,并于5月正式入职。

“以前在家种地种菜,或者打点零工,现在工作稳定了,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比原来好多了。”周朝东欣喜地说。

据介绍,针对就业困难人员普遍存在的学历低、技能低、年龄大等问题,我市大力开展精准就业服务。比如,南岸区开发了基层就业服务协管、扶贫开发、道路维护、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岗位。周朝东就是这样找到了社区文明劝导员的工作。

南岸区南山街道就业和社保平台负责人张霞介绍,针对就业重点人群,他们制定了定制服务台账,通过入户、电话、回访等形式,了解求职需求,推荐就业岗位。

多方就业支持 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今年22岁的游媛媛,几个月前通过考试,正式成为家乡渝北区大盛镇顺龙村的一名村干部。此前,游媛媛一家曾是当地的贫困户。

2017年,游媛媛刚考上大学,却因为父母双双突发心脏疾病而差一点辍学。大盛镇经发办、社事办在得知其家庭困难后及时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其生活和学习困难。

渝北区大盛镇就业和社保平台负责人许家境说,在游媛媛即将毕业之际,平台专门给她做了职业规划,推荐了就业岗位,宣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创业政策。

感受到温暖后,游媛媛决定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帮扶过她的人,并帮助更多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在了解到游媛媛的想法后,相关部门及时协调,安排在顺龙村挂职负责村集体经济。在挂职期间,游媛媛与顺龙村的干部、群众一起发展集体经济,通过种植灵芝、黄精、白芨等特色产业,带领全村20户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7月,游媛媛顺利通过考试成为顺龙村一名正式的村干部,目前主要负责扶贫、集体经济、退耕还休、种粮直补等工作。

游媛媛说,多亏了这些就业上的支持,让她有机会可以照顾父母,家庭收入稳步增加,家庭状况不断改善,同时也能为村集体发展做一些贡献。

应帮尽帮 1-10月发布15万余个就业岗位

周朝东、游媛媛走出困境实现脱贫只是我市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一个缩影。

“在促进困难人员就业方面,我们竭尽所能进行援助和帮助。”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专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补贴等多种形式,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改变家庭困境。

比如,对招用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按其实际为招用人员缴纳的社保费给予全额补贴,对招用困难人员且为其缴纳社保超过一年的企业,再按每人6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今年1月-10月,全市落实社保补贴、就业补贴等政策9.4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重庆还举办招聘活动1000余场次,向困难人员多渠道发布就业岗位15万余个。针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开发道路维护、保绿保洁、基层协管等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在薪酬方面,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

为了方便困难人员就业,还专门开发了智能就业信息平台,所有就业政策和服务事项,包括困难人员群体,重点群体、普通群体的,都可以在网上申请、办理、反馈。

“五个一”服务托底 让有意愿的困难人员都实现就业

“围绕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我们将持续做好‘5个1’帮扶举措,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都实现就业。”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是上一次门。对未就业的困难人员开展上门走访,面对面了解未就业的原因,掌握其就业创业意愿、技术技能水平、培训提升需求等情况,做到就业状态清、服务需求明。

二是建一本账。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职业指导、技能培训以及创业扶持。

三是送一批岗。根据困难人员特点,分类筛选用人单位,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信息。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渠道,组织开展行业、企业轮换的动态专场招聘1000余场次,促进供需对接匹配,确保每个区县线上招聘天天有、线下招聘周周有,持续提供就业机会。

四是发一张券。通过电子社保卡向有培训需求的困难人员发一张职业培训卷,围绕我市急需紧缺工种和新职业,加大对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实现由“培训找人”向“人选培训”转变。今年1月—10月,全市累计培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近4万人次。

五是托一批底。动员经营业绩好、社会责任感强的用人单位拿出有保障、无年龄限制、无技能要求、无学历门槛的职位,对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今年1月—10月,全市公益性岗位新安置1.86万人。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困难人员的不同需求,精准施策,抓实抓好社保补贴等政策落地兑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引导用人单位吸纳困难人员就业。”该负责人介绍,对就业意愿不足的,开展至少1次政策宣讲、1次职业指导,帮助提振信心,合理规划求职方向;对技能不足的,提供至少1个培训项目,免费组织参加技能培训;对已就业的困难人员定期跟踪回访,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就业稳定性。

此外,市人力社保部门还将于近期启动重点群体实名帮扶质量监测行动。建立区县自查机制,要求区县定期自查,实时更新,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建立暗查暗访机制,比对实名数据系统数据,并以此为线索,按季度开展暗查暗访,了解区县工作实效;建立三方监测机制,从各区县选取涵盖不同重点群体的监测样本,并定期更新,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跟踪核查。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重庆市人社局提供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