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视频
平榛集约化栽培技术
《农家科技》 12-06 10:38:25

平榛,为桦木科榛属植物,抗寒性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陕西大部分地区 。其为直立灌木,树高在1~3 米,栽培管理简单,果仁的口感佳,营养价值丰富。食用方式多样,可生吃,也可炒熟吃,还可以作糕点等食用,口感独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北方地区常作为珍贵的乡土经济树种大面积种植,山区、坡地、沟谷、丘陵地等处均可进行平榛的栽植,成为当地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近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对坚果等健康食品的推崇,平榛的生产管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一改原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平榛的产量及品质水平。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对平榛的集约化栽培优势以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片状经营的模式。该模式适合在较小生产规模、基本连片、林间有较多空地的区域推广应用。通过采取片状经营模式,可以打通片林之间的风道,提高林间的透风透气性。通风道的宽度一般在2米左右,结合平榛林间的实际状况确定片林的宽度,以3米×3米居多。片状经营模式一般适合对原有的平榛林进行更新,可使产量提高到1050千克/公顷以上。

2.带状经营模式。带状经营模式,也有条带经营模式之称,适合在集中连片、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林间空地少的区域推广应用,用于对平榛林进行改造。结合平榛林间的地形进行作业道的开垦,纵向每隔40~50米开一条道,宽3米左右,横向结合林间的等高线割除榛林作为通风道。割除带的宽度一般为2米左右,保留带宽度在1~2米。采取株内更新的方式进行经营,可提高平榛林的产量超过1200千克/公顷。

3.丛状经营模式。该模式也被称为墩丛状经营模式,适合在不连片、林区内有较多空地的平榛林内进行推广,用于改造、新植造林等。改造过程中结合平榛林内实际状况选择长势占有优势的平榛株丛予以保留,长势细弱的株丛予以清除干净,控制林间密度的科学合理。按照2米×2米左右的规格进行平榛株丛的保留,株丛之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采取丛内更新的经营模式。新植造林选择在秋季进行,按照(1.5~2)米×2.5米左右的规格进行水平直线造林,每穴栽植3~4株,株与株之间距离保持在20厘米左右。栽植结束后进行一次截干处理,第二年平榛树叶片脱落后再进行一次截干。从第三年开始推广集约化生产,通过集约化生产,可使平榛的产量超过1350千克/公顷。

1.林间的密度进行合理的调控。平榛生产中要实现集约化经营,关键是对密度进行合理调控,有利于实现平榛产量及品质的提高。在平榛生产中,很多农户一直错误地认为栽植的密度越大,产量就越高,实际上,过大的栽植密度给平榛的生长发育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林间通风性差、郁闭度高,大幅提高了平榛林内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及为害程度,对平榛的开花结果均不利,影响其产量及品质;过大的密度影响林间的采光,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不利于平榛树进行养分合成等各项代谢作用,侧枝的发育、花芽的分化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大的密度导致根系呼吸作用受到影响,对根系吸收养分、水分不利,导致平榛的产量低、品质次。由此可知,合理地调控好林间的密度有利于平榛的优质高产。

密度调控可将平榛林间密度过大的株丛、老龄化的株丛、长势细弱的株丛、长势矮小的株丛、发生病虫害等各种损伤的株丛清理掉,选择长势健壮的株丛予以保留。如果平榛林内实施片状经营模式,则生长2年的林间密度控制在15~20株/平方米,生长3年的林间密度控制在10~15株/平方米,生长4年的林间密度以3~7株/平方米为好,生长5年的林间密度控制在2~3株/平方米。如果实施带状经营模式,则生长2、3、4、5年的平榛林适宜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种植20~25株、15~20株、8~12株、3~5株。如果实施丛状经营模式,则生长2、3、4、5年的平榛林适宜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种植15~20株、12~15株、5~8株、3~5株。平榛树侧枝之间保持10~15厘米的距离。需要注意的是,密度的调控应在休眠期进行,采取人工疏除的方式。

2.施肥的管理。平榛林内每年施肥3次。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选择专用肥或硫酸钾复合肥撒施在榛树的根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榛树进行叶面追肥,喷施,种类为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包括如0.3%~0.5%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叶面肥,可有效降低榛果内的空仁率、瘪仁率和缺陷果率。9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对榛树根部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同时加入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树龄不同,施肥量也有所差异。如生长2~3年的榛林内,施肥量为120~180 千克/公顷,生长4~5年的榛林内施肥量为240~300千克/公顷,生长6~7年的榛林内施肥量为525~750千克/公顷。片状和带状经营模式的榛林施用基肥和复合肥时,采取撒施于地表的方式,而丛状经营模式的榛林可采取环根沟施、根旁条状沟施的方式。

3.有害生物防控。

①榛黄达瘿蚊。加强对平榛园内的管理,5月中旬到6月中旬正处于幼虫阶段时采取人工措施将林间的虫瘿摘除、进行集中深埋等处理。进入到成虫期后,选择1.2%苦•烟乳油1000倍液等对准林冠上方或者地表进行喷雾,即可达到防效超过90%的目标。5月中旬到6月中旬选择8%~12%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1.5%~2%阿维菌素乳油1800~2500倍液、45%~50%乐斯本乳油800~1200倍液,对准树冠部位进行喷雾,灭杀的效果至少达到85%。

②榛卷叶象甲。可在5月下旬开始在平榛林间进行卷叶病叶的摘除,将卵、幼虫等灭杀,降低虫口基数。有的林间虫害发生程度重,可结合其假死的特性采取人工振落的方式进行扑杀。4月下旬到5月下旬期间选择胃毒、内吸效果的药剂进行防治,可也选择具有触杀效果的药剂进行灭杀。

③白粉病。一是将初侵染源清理干净。在冬春季平榛树新芽萌发之前对发病的枝梢进行剪除,将落叶清理干净,集中焚烧处理。二是控制林间密度合理。平榛造林的密度不易过大,要加强林间修枝、间伐等管理措施,做好林间的透风管理。三是做好施肥灌溉工作。结合平榛各阶段生长特点做好施肥、浇水工作,尤其要做好氮、磷、钾肥的科学搭配,避免平榛树旺长。适当地控制氮肥、增施钾肥,对降低平榛白粉病发病程度比较有效。四是针对性药剂防治。在平榛树木嫩芽萌生之前选择石硫合剂喷施一次,需要注意的是高温环境下石硫合剂易产生药害,因此叶片萌发后不可施用,可用代森铵500倍液进行替换;平榛生长期间,在发生白粉病前选择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甲硫菌灵600倍液,对准林间喷施一次,对白粉病的防效超过75%。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