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
十五分钟生活圈 提升市民幸福感
中国商报 01-26 10:27:40

近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相关指标和要求。通知明确了完整居住社区的基本要求,其中在完整居住社区的规模方面,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即15分钟内步行可达各类生活服务设施,服务半径为800米-1000米,与街区、街道的管理和服务范围相衔接。该范围内常住人口规模为5万-10万人、轨道交通1站可便捷到达。一刻钟,也就是15分钟。它作为一个时间尺度,如今还能衡量生活的便捷度与幸福感。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首先是人的生活场景。据了解,15分钟生活圈是近年来提出来的说法,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距离概念。所谓15分钟生活圈,主要是指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通过优化服务布局、增加服务设施,让城市居民就近可以享受到生活所需要的服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笔者认为,如果社区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既能解决一日三餐,有菜市场、超市、理发店等基本生活设施,还能找到健身房、咖啡店、宠物服务站等以满足休闲需求、提升生活品质,这样的生活环境和氛围无疑能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城市生活,既需要有品质的城市环境,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现实的发展中,城市治理者往往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此,在城市的发展和治理中,创新城市管理,需要根据人群的需求,既考虑结合“互联网+”,提供升级服务,也考虑传统服务需求,利用社区吸纳“小修小补”等“微服务”。

“小修小补”中蕴含着大民生。此前,商务部等11部门发文确定了全国首批3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上海市长宁区和普陀区均入选。如今,在上海的社区生活圈内,居民不仅能方便快捷地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还能轻松办理医疗社保、养老服务等民生刚需,更能在生活圈内找到休闲、文化、艺术、体育等配套设施,生活内容多姿多彩,生活品质节节攀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打造15分钟生活圈,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抓实抓细,创造环境、提供条件。一方面,在具体政策制定时,坚持以人为本,权衡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积极引导便民服务从散乱自发向规范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在老旧小区改造等具体工作中,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要合理规划便民服务点,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毋庸讳言,城市生活,既需要有品质的城市环境,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让市民能够享受到一刻钟内的方便生活,便民生活圈针对社区生活设施建设的“痛点”而来,直奔市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小细节”里体现“大民生”。

“一刻钟”节省了时间、缩短了距离,更加深了情感、安顿了身心。城市中的一个个“生活圈”,就如一个个细胞一样,只有细胞有活力,城市才会更加有魅力。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