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重庆巫山:严守耕地红线 撂荒地变良田
城乡统筹发展网 04-24 11:18:40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春暖花开的四月,万物生发,正在下村回访的官渡镇纪委书记刘建国看到桐园村一片经过整治复耕的“撂荒地”上,有的村民正在翻土、有的正在播种良种玉米,农田里一派繁忙景象。

“苏支书,你们这次种植的玉米地有好大的面积啊?”镇纪委书记刘建国看到带着村民正在忙活的苏振江热情的打着招呼。

“我们这次整治的撂荒地面积有278亩,其中水田204亩,旱地74亩,种了玉米和土豆后,一年能够收入50万以上”。苏支书板着手指头,喜笑颜开的向前来查看“撂荒地”整治情况的刘建国介绍到。

纪委书记查看“撂荒地”整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事情还得从桐元村的情况说起。桐元村位于官渡镇场镇近郊,有耕地2782亩,众多中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缺乏劳动力,逐渐弃耕废耕。虽然为了发展产业,已经种植了600亩脆李、500亩柑橘、400亩黄金梨。但仍有近300亩土地成为撂荒地。望着搁荒闲置的耕地,作为支部书记的苏振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向来村进行督查春耕备耕的驻村领导镇纪委书记刘建国反映到。

“这是关乎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必须尽快解决,”在了解了土地闲置情况后,刘建国向苏振江提议到,“要不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搞土地流转?”

“怎么流转,哪个来牵头嘛?”苏振江满脸疑惑的问到。

“我看就由你们村委会牵头,把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资金和有关部门的帮扶资金进行打包组合,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向村民进行流转,让他们分红!”

“村民们会同意吗?”

“你们可以纳入‘四议两公开’内容,由村民来决定。”听到这个建议,眉头紧锁的苏振江终于松了口气。

很快就由村支两委商议后的土地流转方案就摆在村民面前。“整治后,采取套种的模式种植粮食作物,一亩至少有2000多元收入,比荒在那里强。”村干部一边宣讲土地流转整治的好处,一边邀请镇纪委派员全程监督。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村民的支持“荒着也是荒着,不如给村里来集中管理、集中种植,还能增加收入。行!我赞同。”于是,很快就通过了这一方案,开始进行清园、翻耕、播种等春耕春播生产。

其实桐元村“撂荒地”变良田只是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开展监督的一个缩影。把总书记关于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落实到巫山大地,县纪委监委整合“室、组、地”力量,组建4个专项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走访调研,重点整治惠农政策落实、耕地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在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有关乡镇、部门针对“撂荒地”问题开展专项督查4次,开工建设土地整治项目15个30000余亩,复耕复种撂荒地3012亩。

(通讯员:张军)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