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细化抗旱措施稳产保供
城乡统筹发展网 08-18 12:44:46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刘辉 钟必攀)8月17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抗旱工作。

通知指出,7月以来,重庆市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显著偏少,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当地历史同期极值。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抗旱及秋粮生产关键期,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干旱天气,已造成全市大部地区农业生产受损严重,全年粮食及农业生产面临严重威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抗旱救灾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始终高度警醒、保持临战状态,把抓好当前农业生产抗旱工作作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头等大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落实落细各项措施,把住把牢关键环节,坚决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这条底线。

全力以赴抓实抓细秋粮抗旱措施

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无灾多增产、轻灾少减产、重灾补损失”原则,结合天气情况、立地条件、作物长势和受旱等级,组织发动广大群众生产自救。目前,低海拔地区水稻、玉米已开始大面积收获,要加强农机装备和社会化服务队伍调配,抢时抢收,确保“颗粒归仓”。中山地区水稻、玉米处于关键生育时期,抽穗—灌浆期水稻要勤灌“跑马水”,浅水勤灌、日灌夜排,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抽雄—灌浆期玉米,行间秸秆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延长耐旱时间。全市甘薯、晚播大豆、高粱等在土粮食作物都处在产量形成关键阶段,要利用现有水源窝灌补水,喷施抗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早衰,降低因灾损失。对于部分受旱严重绝收地块,要指导受灾区域雨后合理安排补改种,做到“地不留空”“季不留闲”,尽一切可能挽回因灾损失。

多措并举全力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

蔬菜生产要合理利用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合理灌溉,薄肥勤施,喷施抗旱剂,提高植株抗性,稳定生产能力;要利用设施大棚和果林地间套作,适当增加生产负荷,抢播耐高温速生叶菜,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芽苗菜,丰富上市品种,补充上市缺口。园林水果生产要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定期适量灌溉,禁止漫灌;采取遮阳栽培、树盘覆盖、树干涂白等措施防日灼危害。畜牧业生产要强化用水自给,保证清洁饮水,适当减少圈舍清洗用水,安装节水器,减少跑冒滴漏;做好环境降温,勤通风,采用舍顶喷水、活体喷雾、冷风机等降温,防中暑稳出栏;在无法满足畜禽饮水需要的情况下,适时出栏或淘汰,避免畜禽死亡。渔业生产要在确保人畜饮水和粮食生产用水的前提下,合理加高水位,避开高温精量投喂,加强水质调控,准确及时疏捕,减少水体负载,确保安全度旱。

千方百计扩大晚秋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是没有退路的硬任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春损失晚秋补”理念,充分利用我市秋季温光资源,大力发展晚秋生产。务必做足充分准备,搞好种子、肥料、农膜和柴油等农资的调剂调运,引导农民雨后及时蓄水、翻耕空闲田土,确保第一时间开展晚秋生产工作。全市要在常年基础上再扩种50万亩秋马铃薯,新发展50万亩秋菜,并因地制宜发展果园套种等模式扩大秋红苕、秋荞麦等晚秋种植,能增一亩是一亩,能增一季是一季,筑牢全年粮食丰收最后一道防线。

科学有效扎实推进动植物疫病防控

一是抓好植物疫病防控。各地要以粮食主产区和病虫害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区、主要发生危害区为重点,扎实推进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布防,全力推行水稻“两迁”害虫跨区联合监测、分区协同治理,落实稻飞虱压前控后,稻纵卷叶螟达标防治等措施,坚决打好“虫口夺粮”防控攻坚战。二是抓好动物疫病防控。要全面落实消毒措施,重点抓好畜禽圈舍、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所、病死畜禽集中处理点、畜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的消毒工作,严防动物疫情传播,及时无害化处理因灾因病死亡畜禽。

下沉一线督促检查推进措施落地

即日起,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有关领导将带队分组赴联系区县开展检查指导〔委领导联系区县情况见《关于调整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市农业农村委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区县农业农村工作安排的通知》(渝委农发〔2022〕13号)〕,具体时间由各组联络员与相关区县联系确定。各组联络员为联络员处室负责人,对指导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反馈至粮油处。各地也要聚焦聚力农业抗灾关键技术和晚秋生产任务落实,适时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下沉一线。同时,要根据旱情发展,及时更新、完善抗旱技术预案,为抗旱救灾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保障营造良好抗灾救灾氛围

通知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与财政部门做好沟通协调,争取政策、资金、物资支持,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帮助农民开展灾后自救。督促保险公司加快启动农业灾害保险理赔工作,做到早赔付、早兑现,减少农民因灾损失。要高度警惕“旱涝急转”,严防强降雨导致山洪地质灾害、江河涨水等险情,做到防汛与抗旱并重。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农业抗旱工作,大力宣传农业抗灾减灾重大行动、重大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推动抗灾救灾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