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重庆中心城区河流风貌将发生哪些变化
重庆日报 12-09 09:21:58

近日,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了《重庆市城市河流清水绿岸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建设指南》对全市城市河流“清水绿岸”建设的理念导向、主要任务、工作路径、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介绍,涵盖城市河流污染整治、生态修复、滨水空间管控及业态引导、洪涝防控等方面。

《建设指南》还提出,坚持水生态从“人工建设”到“自然修复”、水安全从“硬质堤岸”到“韧性岸线”、滨河空间从“岸城分隔”到“岸城一体”、涉河管理从“九龙治水”到“统筹共治”四大建设理念,明确了加强河流污染整治、推动河流生态修复、强化滨水空间管控及业态引导、完善洪涝防控体系等主要任务。

《重庆市城市河流清水绿岸建设指南》中提出了四大理念的改变,这将给中心城区河流治理带来什么变化?12月8日,记者采访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

变化一

河流更灵动,江畔绿意空间韵味更足

中心城区的河流从“人工建设”转变为“自然修复”,意味着什么?

该负责人介绍,过去,我国的城市河流重点关注水质和景观,除了采取措施进行污染控制、洪涝防范,还要进行人工景观建设,以至于不少城市河流岸线人工化、景观化现象明显。

如今,水生态建设强调自然修复,从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进行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由此,《建设指南》重点从河岸生态修复、河道生态治理等方面,打造城市生命景观河流,更加关注河流生物多样性,关注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全面优化提升,城市河流将因此充满活力变得灵动,群众能够享受更多韵味十足的高品质绿意空间。

变化二

多种防洪排涝手段守护“城市生命线”

“硬质堤岸”转变为“韧性岸线”,则将给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筑牢城市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据介绍,“硬质堤岸”是指我国早期河流治理以满足防洪、排涝等功能为主要目的,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堤防、护岸材料一般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这种“三面光”的河道不仅使得景观品质低下,生态功能也打了折扣。

随着“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理念在我国的运用,近年来河流治理从单一的“硬质堤岸”建设转为多种排水防涝手段并存的“韧性岸线”建设。也就是通过合理加强河道水位控制、保障河道行洪空间,提高流域下垫面(即河流或湿地的水下部分,俗称河床)雨水蓄滞能力;结合山地河流水文特征,完善次级河流流域的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因地制宜构建弹性利用的生态型护岸,平衡防洪排涝功能与水陆系统能量流动、物质交换、生物栖息等生态功能。

变化三

还岸于民,市民亲水近水更加方便

“滨河空间从‘岸城分隔’到‘岸城一体’,将给市民亲水近水带来更多便利。”该负责人表示。

重庆是山水之城,过去的快速城镇化让大量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挤占了滨水空间,市民可近水却不能亲水。“岸城一体”强调将清水绿岸还于市民,重新构筑人、水、城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加强滨水公园功能与城区功能的联动,加强城区与水岸的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联系,可以让市民方便、无障碍到达滨水公园及开敞空间,享受滨江休闲服务。

变化四

整合各种治理力量,打造责任共同体

《建设指南》带来的第四个变化,是河道治理从“九龙治水”变为“统筹共治”,也就是整合各种治理力量,打造责任共同体。

过去,我国城市河道的治理涉及水利、住建、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涉水职能部门过多、执法体制分散,部门间管理权限及管理范围有重叠,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河流治理的协同性、有效性受到影响。

为解决“九龙治水”的困境,各地逐步推进以“河长制”为代表的“统筹共治”管理机制。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河流“清水绿岸”建设将单纯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转变为河流“上中下游、左右岸”一体化综合治理,是落实河流管理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十四五”时期,中心城区将完成跳磴河、花溪河、盘溪河20条河流“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建设,实现“长制久清”。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