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要闻
代表委员热议婚姻家庭、居家养老等民生话题 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何以完善?
重庆日报 03-11 08:53:21

受访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 刘希娅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傅山祥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市民政局副局长 邓琳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重庆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监事长 彭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引发各方关注。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就此展开讨论,大家表示,要努力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切实惠民生、暖民心。

从教育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上学、养老、吃饭、看病等,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日常,承载着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托育解决的是民生大事,体现的是“民生托底”,彭静对此感触颇深。她说,人口发展是“国之大者”,生育政策关系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当前,尽管我国已逐步通过扩大生育保险范围、完善婴幼儿照护体系、强化生育财政补贴等方式补齐生育支持体系短板,但政策的实施效果较为有限。

彭静认为,破解人口生育积极性不足的难题,需要从整体上、全过程完善“家庭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机制,以企业、社会、国家的合力来积极有效地分担家庭生育孩子的成本,从而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生育政策体系,通过社会协同来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她建议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做实家庭养育的时间保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家庭养育提供多元资金支持;发挥社会助力,强化生育支持政策的服务保障;探索“自愿而非强制”导向的用人单位女性职工关爱新办法。

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刘希娅认为,消除教育差异,不是简单的削峰填谷,而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整体性促进学校内涵建设,通过扩优提质促进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对此,她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议降低“生师比”,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以适应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严把教师入口关,在教师招聘环节增加专业参与度和学校话语权,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跨学科考编受限等问题。

二是教育经费投入重点要从“物”转向“人”,增强经费投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性,包括增加教师培训经费,提高教龄津贴和对学科名师、骨干教师的奖励性津贴标准等,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支持。

三是加强教育治理,落实国家课程,落实“双减”政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加强督导,加快推进家校社医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教与学方式变革,让孩子们成为创新质疑、独立思考、热爱学习、自主创造的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人才。

推进婚姻登记就近办、快速办

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婚姻家庭和谐事关民生幸福和社会稳定。

邓琳介绍,近年来,重庆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婚俗改革等任务部署,聚焦婚姻家庭突出问题,坚持惠民有感工作导向,改革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部门协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婚姻需要,促进婚姻家庭和谐幸福。

面对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婚姻登记异地办理需求强烈的实际,重庆通过积极争取,在202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开展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全市通办”试点省市,将内地居民结(离)婚登记由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扩大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或重庆市内经常居住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市民政局进一步强化联网审查、个人信息比对等措施,推进婚姻登记就近办、快速办,解决当事人“往返跑”的问题。

去年5月,我市对部分试点内容进行调整,“一方或双方户口所在地在本市的,无须提供居住证,可以在本市任意一个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进一步为当事人提供便利。从2021年6月以来,我市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8145对、“全市通办”6.16万对。

今年,重庆还将探索“婚登+”服务,打造10个特色婚姻登记场所或户外颁证基地,成为公共服务“新地标”,助力婚庆经济发展。

如何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邓琳说,重庆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在全市实施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家和计划”项目,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婚姻家庭和谐,年均服务群众50万人次。

解决好居家养老“一日三餐”问题

“一老一小”是民生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解决好居家养老‘一日三餐’问题,既是广大老年人的热切期盼,也是行动不便、无人照料老年人的刚性需求。”邓琳说,重庆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依托现有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因地制宜开展老年食堂建设,推动老年食堂由点到线、由线向面全域铺开。通过盘活存量闲置资源、优化功能布局等方式,成功创建“养老机构+”“餐饮企业+”“物业公司+”“单位学校+”等养老助餐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市41个区县(自治县)均已建设运营老年食堂。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傅山祥一直关注着城乡养老服务如何完善。

“以我所在的香炉山社区为例,近年来,我们搭建起‘社区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物业长’的‘五长’工作体系,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关心老年群众的生活起居,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让辖区老年人住得安心,住得舒心。”傅山祥介绍,在万州区,全区已建成45个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8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在傅山祥看来,构建“家人担责、政策调控、政府引导、社会服务、志愿关怀”为核心的城乡基本养老体系,不失为解决“老有所养”难题的有效途径。

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他有几点建议:一要弘扬孝道美德,明确赡养老人的家庭主责;二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推进镇乡养老服务中心、村互助养老点建设,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三要鼓励有条件的物业企业与政府合作,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的模式,通过开展日间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等服务,满足居民更加精细、多元的养老需求;此外,还应发挥志愿者力量,进一步整合基层社区社会组织资源,形成社区志愿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服务效能。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