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要闻
重庆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
重庆日报 05-09 08:57:30

立夏时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杨家河沟流水潺潺。河沟两侧草木葱茏,步道上行人三三两两。

曾经,全长约3公里的杨家河沟,因周边生活污水直排成了一条“纳污沟”。

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有居民举报投诉污水合流及异味问题。

江北区积极推进杨家河沟清污分流整治,投入4000余万元,并将杨家河沟入江口区域纳入两江四岸整体提升工程,配套建设桥下运动场地、亲水平台、骑行道、景观步道、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为市民打造了一个休闲好去处。

2017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坚决做到立行立改、全面整改、长效整改。

截至目前,重庆两轮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14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交办的5687件群众举报案件已全部办结;2018—2022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46个,完成整改43个,剩余3个按序时推进;2023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9个,已上报整改方案,计划2024年整改8个、2025年整改1个;纳入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清单的8.57万个问题已整改完成96.7%。

坚持重点突破

集中攻坚“硬骨头”“老大难”问题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重庆主城,跨沙坪坝、北碚、璧山三区,是重庆中心城区的绿色屏障和“四大肺叶”之一。然而,几年前由于无序开发、管理滞后等,缙云山出现了村民私搭乱建、违规经营农家乐及酒店、“蚕食”林地等问题。

截至目前,缙云山340宗问题全部清零,生态修复77.4万平方米,入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正面典型,缙云山所在地北碚区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州区域总面积9925亩,园内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厚重,气候凉爽宜人。2011年起,公园内发生违规占地、占林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青山绿水变成了“混凝土山”“水泥森林”。

2019年7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2021年2月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明确提出,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违规建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要求彻底整改、系统修复。

自2019年8月5日起,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州区域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批、建设全面停止,所有房屋销售、转让、租赁和装修停止。2021年10月开始,按照《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州区域生态环境整改优化调整方案》,开州区加快推进违建整改,截至目前累计清退签约4366套、腾退4367套、拆除31.9万平方米。

如今,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面貌大幅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恢复。

重庆始终把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违建、锰行业污染等问题以及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保护“顽疾”,作为督察整改的攻坚重点,成立了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和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市委、市政府督查办组建专项督查组开展进驻督查、跟踪督办,全市上下凝聚合力、齐心攻坚;秀山、城口、酉阳三县同步实施锰污染整治,81家涉锰企业全部淘汰退出,国家长江办还在“锰三角”区域推广重庆锰污染整治经验。

坚持系统治理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

2020年5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重庆反馈涉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问题。第38项问题指出:潼南区水产养殖面积约78000亩,仅建成尾水处理设施5处,覆盖面积不足5%,仅太安镇每年就有约570万吨尾水排入胜利河。

为此,《重庆市潼南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目标、措施及整改时限。同时,潼南区紧密结合当地水产养殖实际,明确采用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池塘底排污生态化改造模式、多级人工湿地模式、生态沟渠净水模式、多级沉淀池和资源化利用模式等7种尾水治理模式。

目前,潼南区30亩以上210户(1.34万亩)鱼类专养场已建成异位处理设施48处,池塘鱼菜共生原位处理44处,资源化利用118处。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作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沉疴旧疾的重要契机,推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

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重庆市南川区先锋氧化铝公司赤泥尾矿库截洪沟未按原整治方案建设,多段截洪沟水毁,洪水入库后携带赤泥渗滤液直排下游农田及水渠,大量渗滤液从旧尾矿库坝体周边渗出,环境污染和风险隐患巨大。

南川区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新建截洪沟共计4443.5米,修建坝面排水沟1510.7米,新铺设防渗膜5.5万平方米、土工布13.8万平方米,覆盖黏土和腐殖土共计73270立方米,扩建渗漏液收集池容积至3943立方米,按照“应绿尽绿、适地适树”原则提质绿化42000平方米……

重庆还进一步加快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十三五”以来新建、改造城镇生活污水管网1.3万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490万吨/天,实现工业集聚区、建制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

重庆还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运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填埋场59座,中心城区实现全焚烧、零填埋;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突破150万吨。

坚持人民至上

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流经永川城区的临江河曾经清波浩淼,可随着城市扩张,两岸生产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临江河污染渐次加深,水体变黑变臭。

2017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重庆反馈意见时指出“永川区临江河茨坝断面水质同比2015年下降”。

还临江河一河碧水,是永川人民的热切期盼。

永川区将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全区“一号民生工程”,全面推行河段长制,通过规范排污行为,实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等举措,逐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

经过持续努力,临江河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至如今的Ⅲ类,成为居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重庆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作为全市上下践行群众意识、顺应群众期盼、赢得群众信任的具体体现,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整改质效的标准。

合川区牛背脊矿山开采区域面积约40公顷,出现水土流失、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等严重区域达3.35公顷,开采区域面临的山体滑坡、弃渣滑塌、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周边群众怨声载道。

2018年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合川关闭矿山实施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滞后,推进缓慢”。

合川区按照“源头严防、自然恢复、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开展矿山开采基础调查,实施生态修复、合理利用等工作;通过清运堆渣、修复场地、矿区复绿等方式,统筹“山上、山腰、山下”系统修复,因地制宜筛选适合栽植的种植区域和植物品种,积极推进经济林、防护林、生态林建设,推进矿山修复治理工作。

对投诉与督察指出的问题,重庆建立投诉移交、调查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备案的闭环式管理机制,投诉办结率达到100%,近年来全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均超过95%。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