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要闻
重庆全面清理优化创建示范与评比表彰活动
重庆日报 06-12 09:23:49

近期,全国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比表彰活动正在开展。江津区人力社保局群工科科长黄柏盛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江津区救助管理站的李祖亮填报信息,参与此项评比。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黄柏盛仅输入了李祖亮的身份证号码,系统便自动调出了李祖亮去年参评市级表彰时的个人所有信息。

“这个系统真是省时省心,让参评申报工作变得简单明了!”黄柏盛感叹说,以前,只要换个参评奖项,就要重新花时间填报信息,每人每次至少1小时。现在只用花几分钟核对更新信息,提交即可。

一次填报、重复使用。这个让黄柏盛赞不绝口的“系统”正是重庆在全国首创开发运行的表彰奖励与创建示范信息系统。

据介绍,今年以来,重庆大幅压减创建示范活动数量,精简优化考评指标,以数字赋能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并建立健全事前评估、事中监管、事后考评机制,切实减轻基层参与表彰奖励和创建活动的各类负担。

实现管理数字化

大幅降低基层“留痕”负担

与黄柏盛感受相同,市人力社保局表彰奖励处干部闫文举也明显感觉现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以前我们办理被表彰人员工资提档业务,要跑好几个单位部门,费时费劲;而现在我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一键搞定’。”闫文举告诉记者,去年6月,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葛良鹏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

收到这项表彰决定后,闫文举打开电脑,及时更新了葛良鹏的受表彰信息,表彰奖励与创建示范信息系统便自动将信息推送至工资、专技、事业单位等单位管理系统,工资部门据此直接办理了葛良鹏的工资提档业务。

让数据多跑路,让基层真减负。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人社部门基于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架构,在全国首创开发运行表彰奖励与创建示范信息系统,推动实现创建示范活动管理数字化,大幅降低基层“留痕”负担,避免以往考评需要大量纸质资料、文字台账的问题,纸质台账资料与以往相比减少约60%以上。

“以前申报推荐受表彰人员,我们需要给本人发放纸质表格,本人填写信息后,要逐级审核,最后交由我们再统一发函征求公安、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税务等多个部门意见,才能交市级主办部门审核汇总。”渝北区人力社保局综合科科长陆娟说,如果市级部门在审核时需要补充佐证等资料,区县人社部门就还需要重新申报、走流程。一来二去,时间耽误了,有些受表彰对象心里十分着急。

陆娟说,现在好了,她只需要把符合条件人员通过表彰奖励与创建示范信息系统填报上去,申报任务就结束了。其它工作全部由市级有关部门通过系统统一处理。

“评选结果出来后,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查询、统计,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质效。”陆娟说。

精简程序环节

办理时限由45天缩短至21天

“减负担,提质效。”正如陆娟所感,近年来,重庆人社部门在如何发挥数字赋能优势,助力干部真减负、提效能这一问题上,不断探索,下足了功夫。

“为打造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我们首先加强了与其它行业系统、业务部门信息数据协同,向市级公安、税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17个部门提出了76项数据共享需求,逐步实现业务互联、数据互通。”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强化内部数据共享,将表彰奖励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归集与数字人社建设同步推进,推送表彰数据与事业、专技、工资、社保等管理系统共享。

“我们最大限度精简优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该负责人举例说,比如,系统填表时,可根据数据库中已有信息实现自动回填,将征求意见环节前置,有效避免经办用户反复填表、重复补充资料等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市表彰项目评选推荐的平均时间由原来至少45天缩短至21天以内,办结周期从3个月以上缩短至2个月内。

此外,我市还推进各项业务流程由以往的纸质资料流转全面转换为智慧处理、高效流转、数据归集,实现自动存储归档。补充录入享受待遇人员的历史数据,不断完善表彰奖励信息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结束通过“翻书”“查表”才能统计数据的历史。

全面清理创建示范活动

调减率达97%

创建示范活动本来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但由于创建活动考评验收指标多,尤其是需要落到“纸面”上内容要求多,让本来推动工作的“抓手”变成了增加工作量的“负担”。

“现在好了,我们只需要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自选有利于推动自身发展需要的创建活动,既有利于推动工作开展,也大大减轻了迎检考核迎来送往的负担。”提起清理优化创建示范活动为基层减负的事,江北区五里店街道干部喻跃连连点赞。

据介绍,为让基层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的同时,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我市全面规范创建示范活动实施程序,严格审核创建方案——

坚持基层自愿申报、先创后评原则,明确不下强制性目标任务、不分配指标名额、不逐级配套开展等“三不”要求,强化主承办单位对基层单位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提升基层单位活动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

与此同时,我市还不断强化源头管理,起底排查、逐一审核全市创建示范活动项目,全面评估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将为基层减负作为前置审核程序,重点评估是否落实中央、市委关于为基层减负要求,以及基层对设立创建活动的支持度,着重清理形形色色的面向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创建活动。

具体来讲,通过全面清理排查市级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项目,重庆配套中央单位开展的4项市级创建示范活动全部撤销;23项市级评比表彰项目保留优化为18项,减少5项,调减率21.7%;按照“区县党委和政府不再设立创建示范项目”政策要求,27项区县创建示范活动全部撤销。

据统计,本次清理优化后,全市创建示范活动数量将压减至13项以内,调减率达97%,将大幅减轻迎检考核负担。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中央要求,突出中心工作,紧扣“两大定位”,重点打造“六个区”,由部门自由申报的“自选式”调整为主管部门明确项目方向、部门对应申报项目的“命题式”,因地制宜设置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活动。

此外,我市还将全面加强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活动规范管理,巩固清理优化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大规范管理力度,常态化开展违规活动清理,切实为基层减负。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