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要闻
聚焦高质量发展|放眼苍穹竞速未来 重庆擘画空天信息产业“星”蓝图
新华网 09-05 09:12:49

工作人员在隧道内安装导航系统。新华网发(中国移动重庆公司 供图)

  新华网重庆9月5日电(韩梦霖)“误入一个匝道,仿佛踏上了重庆一日游。”这是许多游客对重庆这座山地城市复杂地形的直观感受,却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多桥多隧道的城市场景和复杂立体的交通构造给高精度导航带来的挑战。

  重庆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在进入复杂的地下车库和桥隧后,突然接收不到定位信息的尴尬现象常常发生,司机往往只能靠记忆或路牌指示找路。

  但如今,驾车驶入总长度7.5公里的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内,不但信号通畅,导航软件给出的道路信息也非常准确,还能精准识别车辆处于隧道内外、地面上下的实时状态。传统隧道导航中经常出现的无位置信号、信号不连续、定位不分层等问题,在这里自动“消失”了。

  作为全国首个在繁华中心城区地下建成的环道工程,解放碑地下环道包括上中下三层隧道群和超小半径螺旋形隧道,串联近30个地下车库、2.3万个车位,还配套红绿灯、载车电梯等交通设施。如此复杂多样的隧道结构,还能实现实时通信畅联和高精度导航,这得益于重庆移动建设的“北斗+5G”室内导航系统,即通过在环道内部署卫星定位设备,确保导航信号连续稳定,实现精准定位服务。系统投用后,该环道日均通行车辆从原来的2000辆提升至1.2万辆。

  让“8D魔幻城市”不迷路,是重庆近年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服务群众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智能座舱产品出厂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检查和测试。新华网发

  深度融入各行各业

  浩瀚星空很远,空天信息产业很近

  全球组网的北斗系统在巡弋星空的同时,正在各领域服务我们的生产生活。

  当前,以新一代通信卫星系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为代表的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空天信息的全面性、灵活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通信、授时、定位和遥感观测等综合应用服务日益丰富,空天信息产业已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逐渐进入以专项运营与应用服务为主的新发展阶段。

  空天信息产业紧密融合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

  “超大城市治理依赖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北斗导航系统所提供的时空坐标,会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在近期举办的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认为,发展空天信息产业,要围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人民群众幸福感来布局应用场景,推动空天信息产业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以推动智能交通发展为例,既要有‘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还要有‘随动的图’。有了北斗系统所构建的感知决策体系作为支持,让智能网联汽车、车辆网、高精地图三个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才能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出行。”刘经南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介绍,在农业领域,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的获取可以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开展便携式作物长势实时监测、无人机田块遥感精细监测、卫星农情遥感大面积监测,实现精确播种、施肥、灌溉、锄草、喷药等。

“天目一号星座”卫星发射过程。新华网发(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供图)

  产业资源加速集聚

  重庆空天信息产业起步成势

  日前,由重庆企业研发的“天目一号”星座部分卫星数据产品获得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产品业务准入。“天目一号”星座基于北斗/GNSS遥感探测技术,目前在轨数量23颗,基本完成太阳同步轨道业务子星座的组网建设且运行稳定,每日可提供3万余条大气廓线数据。

  “天目一号”星座由此成为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精度和时效都满足数值预报业务需求的商业卫星。

  除了商业气象卫星,重庆空天信息产业正不断“开花结果”——重庆率为科技研制的第三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将光纤陀螺成本从万元量级降低至千元量级,“小小陀螺”将为自动驾驶、能源开采等领域提供精准定位;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太阳电池阵”大幅降低了卫星研制成本,助力打造“人人都用得起的卫星”……

  目前,重庆空天信息产业步入起步成势关键期,初步形成涵盖“芯片模组—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空天信息企业主体矩阵及产业链,集聚相关企业100余家。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将成为重庆推动科技创新、打造经济新增长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路径。

  2023年,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产值约300亿元(含关联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15%。今年以来,中国四维、海格通信、长沙北斗院、率为科技等代表性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汇入这片“星”海、驶入这条赛道,各类空天信息产业资源正在重庆加速集聚。

9月3日,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主论坛现场。新华网发(韩梦霖 摄)

  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奔赴未来产业“星辰大海”

  “重庆高楼林立、桥隧交错、地貌丰富,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和数字重庆建设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为空天信息产品在交通运输、自然资源、防灾救灾、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健表示。不仅如此,重庆完整的工业门类和良好的软件生态,也为“北斗+”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在重庆两江新区,空天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已初步成型。在这里,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可以为卫星载荷生产制造提供原材料及研究设计支撑,中游的零壹空间等企业则已布局了商业火箭及保障装备的研发、测试、生产、装配一体化产业链,下游应用端也有长安汽车等企业,可在车联网、自动驾驶、车辆感知等领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

2018年,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号”成功发射。新华网发(两江新区宣传部 供图)

  重庆,也已经按下了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快进键”——成立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组建的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与中国星网联合发布创新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行动,发布一批空天信息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重庆还面向全社会发布长江航道智慧航运、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等16个空天信息大跨度综合应用场景,让空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持续培育壮大新业态。

  接下来,重庆将深入实施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应用示范、产业生态五大工程,全力打造全国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区、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时空信息服务核心枢纽,进一步完善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做大产业规模能级,聚集高水平人才,共享合作发展机遇。到2027年,重庆将力争打造千亿级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集聚地、应用服务新高地。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