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
以改革为牵引,持续提升供销为农服务综合能力 ——专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小洪
城乡统筹发展网 11-04 11:20:55


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小洪在利源农业公司查看红薯的品质

近年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坚守为农服务初心,扛起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急,找准供销人的服务方向,迭代为农服务方式,围绕农民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加强农资调运和配送,积极开展农资配送到户、到田间地头和送技术、送信息等服务,大力开展土地托管、机耕、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力做好农资保供工作;加快建设供销社农特产品展示区、集采集配中心;做好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社会化服务。2024年,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重构生产、供销、信用平台建设体系,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综合实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就农资保供、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搭建、助推地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领域对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小洪进行了专访。

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小洪深入郁山基层供销社、郁山龙须晶丝苕粉生产车间调研

记者:化肥等农资是粮食的“粮食”,农资供应是否量足价稳,事关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在加强农资保供工作机制建设、健全提升农资流通网络体系、创新优化农资供应服务方式等方面有哪些亮点?

张小洪:健全的农资经营网络,是确保农资供应高效畅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社有农资企业,健全完善农资经营网络,在农资仓储配送、进货渠道管控、惠农政策落实三方面发力,织密农资保供“三张网”,夯实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以社有农资经营企业彭峰农资公司为龙头,在县城建设县域农资仓储和配送中心,以乡镇基层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为载体建设乡镇农资配送站39个和村级农资配送点166个,构建县、乡、村三级农资配送网络服务体系。如保家镇供销社建立仓储物流中心,与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小农户建立农资配送关系,购置农资配送车辆2台,农资配送以保家镇为中心辐射桥梓乡、芦塘乡、长生镇等周边5个乡镇,建有乡镇农资销售网点5个、村(社区)销售网点20个,常年储备各类化肥1000吨,年销售各类化肥3000吨,年销售额达450万元,同时,配送玉米、小麦、麦麸、高粱等农产品近3万吨,年销售收入近8000万元。

展厅一角

记者:当前,不少地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财务管理混乱、融资困难、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小洪:我社于2016年创建彭水自治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创新开展财务代记账、农村合作金融、种养殖技术和运营管理培训、农产品展示展销等综合服务平台,有效破解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促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成为县域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一是立足“社”的职能,做好财务代办强规范。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的财务代账、政务代理、工商查询等业务事项作为常规事务,形成供销系统基层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年签约服务市场主体350余家,提供财务代账、政务代理等服务8000余件次,其中:36家基层社、48家村级综合服务社由服务中心管理财务,指导发展,运营管理进一步规范。截至目前,培育全国标杆基层社2个、市级基层社示范社16个、星级综合服务社48个、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1家。同时,累计指导450余家农民合作社编写项目申报文本和整理验收资料,并对80家条件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档案业务指导。

二是强化“融”的功能,做好融资贷款助发展。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着力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供销独特优势。累计已为3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贷款8000余万元,有效缓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题。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控制,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谨的工作流程,切实完善相关资料,确保资金安全闭环。

三是提升“训”的能力,做好技能培训激活力。聚焦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和产销矛盾突出等薄弱环节,聘请农业专家、技术员,采取多样形式开展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开办各类培训班13期培训1600余人次,有力助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提升合作经济组织运营管理水平。同时,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等综合服务,带领农业技术“土专家”深入有种养殖技术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业产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1500余次,并创建微信群、QQ群等搭建互动交流群,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种养殖技术、气象等信息。

四是担负“供”的责任,做好展示展销促振兴。建成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668平方米,展出以“彭水晶丝苕粉”为主的县域农产品达180个,组织县域经营主体在“832”、“村村旺”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136个,年成交160万余单,线上交易额突破5500万元。同时,组织有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交会,进一步提高县域农特产品的知名度,组织推荐“彭水晶丝苕粉”“彭水苏麻”“紫苏油”“苗妹香香大米”等农产品参加绿博会、农展会,并多次荣获金奖,有效推动县域农特产品销售和提升了我县农特产品品牌效益。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打造了一批基层社标杆,如郁山基层供销社通过农资配送、技术支持、品牌培育、农产品收购加工与销售等方式入股郁山晶丝苕粉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入社农户426户,已建有高淀粉红薯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以郁山镇为中心辐射带动10余个乡镇32个行政村2800余农户种植红薯30000余亩,户均增收3500元,统一注册了“郁山”牌商标,投入360万元,成功研发了模拟自然风干自动化生产线,开发了龙须粉丝、紫薯粉丝、薯片等产品,延长了红薯产业链条,引领郁山镇120多户作坊从事晶丝苕粉加工、销售,年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

农机培训现场

记者: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在建设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亮点?

张小洪:近年来,我社瞄准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积极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通过发展农业单环节、多环节、全过程生产托管服务,推广保姆式、菜单式、订单式等农业生产服务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等问题。

我社建立“1(公司)+39(基层社)+N(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社属企业重庆苗乡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为龙头,吸纳基层社入股,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县级服务平台和50个农机社会化服务村级工作点,统筹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

重庆苗乡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建成集现代农机使用与维护、实践、培训为一体的农机实训基地,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达成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操作、农机维护及维修等培训业务合作,聘请市内外农机专家为教官。截至2024年10月,开展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和小型农用挖掘机等农机理论教学和操作技能培训9期,累计培训各类农机操作手308人,为全县储备农机社会化服务技能人才。

无人机飞防实训

我社采购各式农机68台,移交给重庆苗乡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统一经营和管护。同时,采取农机手带机“入企”的方式,实行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保险、统一核算,现已整合全县社会农业机械500余台,吸纳机手500余人,具备年服务面积30万亩次以上能力,可节约生产成本8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积极深入各乡镇、村、组和相关部门以及农业企业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宣传、发动与推广。2024年与县烟草公司合作,在润溪、桑柘、大同等乡镇组织开展烟草叶斑病飞防和烟地耕作15000余亩。与县农业农村委合作,开展耕地地力提升,在鞍子、梅子垭、长生、双龙等乡镇开展水稻飞防服务5500余亩。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农户合作,开展水稻、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的土地翻犁75000余亩,有效推动农业绿色、生态、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苗乡薯”重庆酸辣粉

记者:近年来,彭水将红薯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发展,彭水自治县供销合作社在助力红薯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特,着力推进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小洪:我县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把红薯作为“一主”产业发展,聚焦“1631”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集约集群集聚,塑造品种品质品牌,着力补链强链延链,持续擦亮“中华薯业大县”招牌,倾力打造“中国苕粉之都”。全县常年稳定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红薯48万吨以上,其中高淀粉红薯面积10万亩,已建成红薯核心基地16个,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个,辐射带动10万余户农户增收,2024年红薯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20亿元。

一是构建高标准生产体系,提升品牌发展能级。坚持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开展链主型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招商,成功招引河南天豫薯业、福建宏绿、薯之味等3家领军企业,已建成红薯加工生产线36条。聚焦特色优势育产业,培育优良品种,建成16个红薯核心基地,培育“彭苏6号”“彭苏2号”等特色新品种9个,鲜薯亩产量增产17.1%。

二是构建高效能运营体系,激活品牌磁场效应。坚持多方合作聚力,加强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大学等专家团队科创合作,聘请9名专家,聚焦基地标准化、产品研发、工艺提升等重点领域,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技术攻关,全生命周期服务红薯产业,形成“一心两站”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三是构建高品质链条体系,扩容品牌发展半径。坚持品牌引领,制定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和质量标准体系,成立彭水红薯行业协会,吸纳首批会员单位 92家,注册“彭水晶丝苕粉”系列产品商标10个。组建重庆市彭水县晶丝苕粉集团有限公司梯度开发彭水晶丝苕粉、薯干、薯片等“彭水辨识度”旗舰爆品,形成母子品牌矩阵,释放产业倍增效应,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彭水晶丝苕粉在2014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晶丝苕粉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同时荣获中国品牌农业年度新锐品牌30强。2024年彭水晶丝苕粉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案例,连续2年获得火锅爆品食材优选会火锅食材TOP50,火锅爆品食材优选会十大爆品食材。在全国建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7个,今年10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占领川渝火锅市场,持续打响品牌闪电战、市场攻坚战、宣传阵地战,加快打造“中国苕粉之都”。(记者 刘早生 李朋 特约通讯员 任桃)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