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教育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满腔的热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她就是重庆乐一融合特殊需要儿童康复托养中心创始人、被誉为“十佳园长妈妈”的贺小燕。从2004年创办乐一融合至今,贺小燕带领团队走过20年风雨历程,用“她力量”为特教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无数特殊孩子的人生轨迹得以改写……
创业初心:怀揣大爱 投身特教蓝海
2004年,贺小燕怀揣着对特殊孩子的深厚情感和对特教事业的无限憧憬,毅然离开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创办了乐一融合。那时,特教行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匮乏、专业人才稀缺、社会认知度低,但她看到了这个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特殊孩子对专业康复教育的迫切需求。贺小燕回忆道:“在医院工作期间,我接触到许多孤独症和智力障碍孩子的家长,他们无助的眼神和绝望的心情深深触动了我。我想,如果能为这些孩子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教育支持,或许能为他们的人生带来转机。”凭借这股信念,她踏上了特教创业之路。
▲2012年参加全国孤独症儿童康复学科带头人培训时,贺小燕发言(受访单位供图)
创业之初,困难重重。资金紧张,她四处筹措,将自家积蓄全部投入;场地狭小,她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办学地点;师资力量薄弱,她亲自参与教学,同时积极招聘和培养专业人才。贺小燕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毅力,一步步克服困难,为乐一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深耕: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专业团队
在教学模式上,贺小燕不断探索和创新。她结合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学及运动康复等多学科知识,形成了以小组教学为主、个别化教学为辅的综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注重对孩子共性问题的集体干预,又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康复训练计划。例如,在语言训练小组中,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水平进行分组,从简单的词汇发音训练到复杂的句子表达练习,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提升语言沟通能力;对于个别语言能力较弱的孩子,老师还会在课后进行一对一的强化训练,帮助他们突破语言障碍。
▲“她力量”榜样人物代表“特教贺妈”贺小燕让特殊教育更有温度。(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教师团队,贺小燕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她邀请国内外知名特殊教育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研讨会和技能竞赛,鼓励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和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目前,乐一融合拥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社会工作、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专业教师150余名,其中博士1名,研究生6名,持证上岗的教师涵盖自闭症疗愈师、孤独症上岗证、社工证、心理咨询师、保育员证、教师资格证等多个领域,为孩子们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教育和康复服务。
▲ 乐一融合特殊教育机构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培训和助力冬残奥会成果丰硕。(受访单位供图)
成果斐然:助力孩子成长 推动行业发展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乐一融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康复效果方面,近百名毕业生成功脱掉“特殊”帽子,融入主流教育体系,其余孩子也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改变。例如,有的孩子从最初的不会说话、不会与人交流,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有的孩子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洗漱,甚至还能帮助家长做些简单的家务活。
在支持性就业方面,乐一融合探索出“老智”结合和“三残”结合模式下的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模式,并将其纳入全国教材推广。近100名学员在该模式下实现稳定就业,有的在超市担任理货员,有的在餐厅帮忙洗碗,还有的在工厂从事简单的包装工作,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工资,实现了自食其力,过上了更有尊严和价值的生活。
此外,乐一融合还积极投身残疾人体育事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特奥运动员。自2010年以来,中心运动员在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赛事中累计获得近200枚奖牌,用运动撑起了特殊孩子的康复梦,也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社会影响:提升公众认知 引领行业风尚
贺小燕深知,要真正实现特殊孩子的社会融合,除了专业的康复教育,还需要提升公众对特殊群体的认知和接纳度。因此,她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爱心义卖、公益讲座、特殊孩子才艺展示等,向社会各界宣传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大家给予特殊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同时,她还通过媒体采访、网络平台等渠道,分享特殊孩子的成长故事和康复经验,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在她的努力下,乐一融合逐渐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标杆机构,吸引了众多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人士的关注。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希望为自己的孩子寻求更好的康复教育机会;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借鉴乐一融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为特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 助力更多孩子
展望未来,贺小燕有着更加宏伟的蓝图。她计划将乐一融合打造成学龄前残疾儿童救助项目示范基地,与大学特殊教育系联合开展教学研究,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义务教育阶段,她希望探寻出一套全国性可复制的融合教育模式,既帮助特殊孩子成长,也助力普通孩子中的问题孩子发展;在支持性就业领域,她将继续深化“三残”结合模式,将其打造成示范项目,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真正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残疾人,提升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品质;同时,她还将积极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让心智障碍人士的体育在聋哑和肢体残疾人的带动下,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20年的风雨兼程,20年的砥砺前行,贺小燕用“她力量”在特教行业书写了壮丽篇章。她用爱心、智慧和汗水,为特殊孩子点亮了希望之灯,为特教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她将继续带领乐一融合团队,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助力更多特殊孩子实现人生价值,为特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延伸阅读>>>
特教贺妈“她力量”贺小燕创业故事启示录
政策支持与保障有待加强、社会认知与接纳度不足、专业人才短缺+资源配置不均衡……特教行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提高社会认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学与康复方法、加强家校合作以及完善政策保障等措施,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推动特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特殊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未来机会。在特教行业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上,“她力量”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特教贺妈贺小燕的创业故事,便是这股力量的生动诠释,为无数特教从业者和特殊孩子的家庭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贺小燕,重庆乐一融合特殊需要儿童康复托养中心的创始人,她的创业之路始于对特殊孩子的深切关怀与坚定信念。在那个特教行业尚不被大众所熟知,甚至常被误解的年代,贺小燕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投身于特殊教育事业。她的选择在当时看来或许有些疯狂,但她用行动证明了这份执着的价值。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乐一融合成为特教行业的佼佼者,贺小燕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为特殊孩子搭建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平台。
▲重庆乐一融合校长、特教贺妈“她力量”榜样人物贺小燕。(受访单位供图)
在特教行业,“她力量”的体现不仅在于女性特教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更在于她们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贺小燕深知特殊孩子的个体差异,她带领团队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小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让许多孩子在乐一融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步,有的成功融入主流教育体系,有的在支持性就业方面取得了突破。贺小燕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交技能,她认为特殊孩子同样需要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贺小燕的创业故事还启示我们,特教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她通过组织爱心公益活动、开展家长培训和志愿者培训等方式,积极进行社会倡导,让更多人了解特殊教育,消除对特殊孩子的偏见和歧视。她的努力逐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特教行业营造了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