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湖南株洲:向南发展 将打造"株醴城市群"
红网 09-24 10:18:05

“注重南向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加快县域蜒起”……昨天,株洲市统计局发布《株洲南向发展战略研究》,提到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株醴城市群”的重要部署。

今年5月6日,省交通厅厅长刘明欣一行来株调研,调研座谈会上,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腾飞便提到,“株洲市正全力实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战略。通过建设东城大道等便捷通道,打造株醴城市群。”

株洲位于湖南东部偏北,株洲城扼守在湖南东部要冲。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下,面对区域呈狭长带状而市区偏隅于市域北部的“先天不足”,向北受“绿心”保护区、向西已近湘潭的“困境”,在新一轮的“新型城镇化”大潮中,株洲将城市扩容发展的方向确定为向南,打造“株醴城市群”。就株洲发展现状来看,条件已经具备。

【基础条件】

交通:对外对内联系通道稠密

从区位交通条件来看。在“株醴城市群”范围内,对外对内联系通道稠密,有沪昆高铁、沪昆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等。有轨道交通10条,其中已建线路3条,新建线路7条;高速公路6条,其中已建线路2条,新建线路4条;正在规划快速路6条。

规划中的湘江七桥,与正在建设的湘江六桥、已有的城区南环线三桥,一并使株洲县县城与天元区融为一体。株洲县县城往北,已开工建设的渌枫大道,将成为株洲县县城直通芦淞区的另一大干线。“株醴城市群”内绿色交通线四通八达,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经济:陶瓷、花炮等产业必不可少

从产业发展基础分析,按照以城带乡的要求,株洲市城区发展要充分考虑带动东南五县(市)发展,陶瓷、花炮作为醴陵的主导产业,2013年,陶瓷、花炮增加值已经占醴陵全部工业经济总量的70%以上。

当前,株洲正在打造的五个千亿产业集群中,航空、服饰、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株醴城市群”之中,且城市群之间产业相互交融,另外汽车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也与“株醴城市群”息息相关。

【区域规划】

做好区域规划,在醴陵东部建经济试导区

打造“株醴城市群”,必须做好区域规划,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布局,做大做强轨道交通、服饰、汽车制造、航空四大产业,加快建设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在醴陵东部建立一个经济试导区,对接上海自贸区进行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试点,同时继续发展陶瓷、烟花产业,并向西北方向进行辐射;渌口依托四大干亿产业,在芦淞区和渌口城区之间建立规模性配套加工产业基地,并借助株洲市“两轴四带”规划优势,做好城镇扩容体质,向东发展布局商住、休闲产业。

株洲城区将四大千亿产业的配套加工企业逐步南迁,优化其生产生活环境,提质城市品质。渌口镇、醴陵按照“两轴四带”部署,在三个城市现有基础上,做好城市扩容提质,并以点带面,逐步向城市群的中心辐射。加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教育、医疗、商贸等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筑好巢引金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完善城际交通网 目前2套方案备选

目前“株醴城市群”的交通路网有两个方案:

一是在京珠、沪昆修建一条连通渌醴的高速,在株渌醴之间形成三角形的高速交通网络,辅以G320、S211、S331、S313小三角省级道路,相互车程为30分钟;

二是在S331或S313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车程为l小时内。水路方面,株洲到渌口有湘江,渌口到醴陵有渌江。(记者 陈新)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