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
张地埔:机械化种植开拓创业新“稻”路
城乡统筹发展网 06-21 09:26:28

记者 蔡鸽 李朋 特约通讯员 熊国华

时下,正值水稻播种的关键时期,叠盘暗室育秧技术的应用,让张地埔家庭农场的第一批芽种赢在了起跑线上,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坚实基础。

在万州区龙沙镇海螺村的张地埔家庭农场的叠盘暗室工厂化育秧现场,工人们忙碌在水稻育苗的“流水线”上,放盘、铺土、浇水、播种、覆土……多道工序一气呵成,最后秧盘被整齐摆放到智能暗室,经过60~72小时的暗室催芽,秧苗即可进入立针期,比传统育秧方式的生育期缩短了5~7天。

▲ 张地埔在育秧基地

“我们应用叠盘暗室育秧技术,避免了育秧期间受气候影响,具有出苗快、苗匀齐、秧苗健壮的优势。”农场负责人张地埔爽朗地介绍。

2012年,张地埔返乡创业,因地制宜在家乡发展粮油种植,并创办重庆市万州区张地埔家庭农场,经过10余年不懈努力,目前发展粮油种植基地1000亩、稻渔种养80亩,同时开展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年产粮油 580 余吨,产值 230 万元,实现利润 50万元左右,农场先后获得“重庆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万州区示范家庭农场”“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张地埔也因此成为方圆百里人人称赞的“致富带头人”和“种粮标兵”。

从一名生猪养殖户到种粮大户

带着记者行走在苗床田坎上,张地埔指着早播长出的一畦畦青翠欲滴的秧苗满脸喜悦地说,这是农场主栽品种,名为“百香优纳丝”,亩产能达到750千克。

三月的微风拂过,吹皱一田春水。瘦削的脸颊,黝黑的皮肤,爽朗的笑声,眼前这位新农人身上透露出一种执着、乐观的人生态度。谈起12年种田的创业历程,其中的不易和苦楚仍然令他哽咽。

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学会在雨中跳舞。张地埔正是用不屈不挠的劲头才换来了今天的收获。

“我是个中专生,早年在巴南鱼洞从事装修行业。后来行业不景气又经人介绍去开养殖场养殖生猪,养殖厂开了5年,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了,掌握了技术准备好好大干一场,又碰上城镇规划,养殖场被拆迁,后来只好回村发展了,回村发展也是坎坷不断……”提到那些难忘的经历,张地埔娓娓道来。

2009年,张地埔关闭在巴南的养殖场后回到老家海螺村,在自家院坝里建起了猪舍,养殖了12头母猪,另外还种了几亩地。

▲ 秧苗基地

2011年,一位外地老板在村里承包粮田种植水稻,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为退租和农户扯皮。为了减少农户的损失,村委会负责人找到张地埔,动员他接手继续种植。考虑到海螺村田块平整成片,灌溉方便,种粮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张地埔觉得这是个好机遇,于是便答应了下来。2012年,张地埔以400元/亩的价格接手了300亩水稻田,正式开启了他的“粮油保卫路”。“当时就想着种地能有多难?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种个水稻咱还能种不好吗!”张地埔说。

然而,现实却很快就给张地埔上了一课。由于缺乏选种经验,张地埔种植的“丰优香占”杂交水稻,分蘖性偏弱,成穗数少,易倒伏。不仅如此,半机械化种植模式导致人工插秧成本高达80元/天。且谷子收割后由于没有烘干机采用人工露天晾晒,却不幸遇到暴雨,淋湿的谷子发芽发霉变质,最终亏损了7万元。这次惨痛的失败经历,让张地埔意识到机械化谷物烘干的重要性,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吸取教训,改变传统人工晾晒方式。

▲ 万州区农广校工作人员在基地调研

2013年,万州区农业农村委了解到张地埔的情况后,为他雪中送炭,根据政策资助了1台一次性可烘干1吨谷子的小型粮食烘干机。之后,张地埔向万州区农技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员请教,对水稻栽植密度、灌水、施肥、病虫害等进行科学管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地埔的努力下,当年水稻的亩产量达到500千克,市场收购价2.2元/千克,种植的300亩水稻头一回赚到了钱。

▲ 叠盘暗室工厂化育秧现场

追逐农业现代化的曙光

为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张地埔多次参加万州区农广校、重庆市农广校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学习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外出考察参观现代化示范性粮油种植基地。2015年,他注册成立重庆市万州区张地埔家庭农场,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至600亩,尝试探索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2017年,张地埔购置了3台收割机、4台插秧机、1台货车、2台植保无人机以及叠盘暗室工厂化育秧设备。2018年,家庭农场的850亩水稻全面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采用机械化种植,种田就变得轻松了许多,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种粮食。”张地埔介绍,“以前请人工插秧,1亩地最少要60元,现在机插只需要30元,成本节省了一半。用无人机打药1天可以完成200亩,1亩地只需要花费3元钱,比人工打药每亩地节省9元。”

▲ 水稻机械化收割

除了购置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外,这几年张地埔的农场依靠重庆市农科院、万州区农技站专家的技术指导,积极引进并试种水稻新品种,他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百香优纳丝”,整精米率达到61.5%,亩产可达到600千克以上,市场价能卖到2.8元/千克。为了发挥新品种的最大效益,农场又购买了脱粒机加工精米,与大米加工企业签定订单生产销售协议,加工出的精米每千克能卖到10元,单价高于市价5%~8%。

▲ 稻田养鱼喜获丰收

在万州区农广校组织的一次高素质农民培训时,张地埔获悉采用“稻田+”种养模式能实现“稳粮增效,一田双收”效果。2023年他便尝试稻渔综合种养循环模式。“去年初次投放了一批鱼苗,目前鲤鱼销售额已经达到3万元,销售价在每千克20至24元,预计全年稻田鱼的销售额能达到8万元。”张地埔介绍。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水生生物的活动有助于疏松稻田表面土壤、增加溶氧、促进气体交换、改善土壤通透性,其排泄物也能起到较好追肥作用,稻渔共作土壤以及水中氮、磷元素比水稻单作都有所增加,水和土壤资源利用更合理,也比水稻单产每亩地多增加4000元的收益。”张地埔介绍。

一人富了不是富,大家富裕才叫富。虽然自己靠着粮油生产走上了致富路,但张地埔却没有忘记周围的乡亲们。为了帮助乡亲们增收,他免费向他们提供水稻种植技术,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高效种植粮油作物。同时,利用机械设施设备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代耕、代收水稻500亩,用无人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1000亩,烘干谷物500吨。在他的辐射带动下,目前周边 共有1000 户农民种植优质水稻 4000 亩,每户平均增收5000元。除此之外,他常年雇用15名村民在农场务工,全年人工支出达30万元,有力解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秦太武是常年在张地埔家庭农场务工的村民,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之前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不稳定。2020年开始在张地埔的家庭农场务工,现在每个月都有2000元的收入。“感谢张总给我提供这个工作岗位,现在在家门口就业,能顾家还有稳定收入,家里经济压力没以前那么大了,我感觉特别安心。”秦太武说。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张地埔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伟大的使命。他说,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开拓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打造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粮油生产基地。

《农家科技》(2024年6月刊)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