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
铜梁公安:强化“一标三实”夯根基 构筑基层智治新格局
城乡统筹发展网 06-27 14:18:20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仅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支撑,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底数不清、地址不明、房屋信息虚标等问题日渐突出,给社会治安管理、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困难。

“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工作开展以来,为了确保数据真实、鲜活、准确,同时更高效地服务警务实战应用,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将该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困难、密切警民关系的良好渠道,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扎实推进“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地址有了“统一标准”

夯实数据筑牢延伸根基

以前在铜梁,往各大导航APP中输入“西环路”,会出现“西环路西段”“西环路南段”等4个地名。而实际上,这条路为南北走向,“西段”的称法则源于误传。久而久之,地址不标准在让这条路产生多个名字的同时,也为群众导航出行、快递物流等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地名地址作为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公安工作、基层治理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资源。”铜梁区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支队长冯小益介绍,因此,在“一标三实”工作开展前期,铜梁公安以统一标准地址为重点,对辖区现有地址、住户、单元信息等进行仔细归纳、整合及清理,成功清理虚标房屋信息12万余条,实现地址标准、一地一名。

地址有了“统一身份”,辖区群众也深深感受到了其带来的实惠。

去年5月,正逢幼儿园毕业季,铜梁区东城街道一小区居民赵女士却因孩子入学问题犯了难。原来,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工作开展前,赵女士居住的小区因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不同街道相邻,导致不同楼栋被划分到不同街道,也被划分到不同的教育入学片区。这也使得她的孩子与一起长大的邻居小伙伴因为楼栋不同,就要到不同的小学。

了解情况后,铜梁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核查,现场核实赵女士所在小区已有标准地址,便立即为其出具地址证明,解决了赵女士孩子的入学需求。目前,东城派出所已为适龄入学中小学生出具户籍地或居住地标准地址证明700余份。

在农村地区,很多居民有了自己的小家后,就要从父母的户口上分出来,建立新的户籍档案。然而,建立统一的标准地址库前,在居住房屋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户后居民户籍往往会在原地址的基础上增加“附x号”等信息来进行区分,导致被系统自动识别为多套房屋,出现房屋信息虚标问题。

“因此,我们组织民警辅警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摸排,对不标准的房屋信息进行规范处理,在原地址不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户号来区分户籍的管理方式。”冯小益说,这样不仅降低了管理难度,也进一步为居民房屋确权、办理业务等提供了便利。

据悉,截至去年6月,铜梁公安在持续开展“一标三实”工作中,不断完善、维护标准地址信息,夯实了基础数据,筑牢延伸了根基,因地址不标准带来的生活不便、办事效率低、管理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维码门牌”便民利民

高效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以前,由于我住的地方比较偏僻且没有门牌,即使收货地址已经写得很详细了,还是经常要和外卖员打电话沟通,真的很不方便。”居民王先生表示,还好现在有了统一的二维码智慧门牌,随时都能获取标准地址,收快递和外卖方便多了。

部分街道没有路名、楼栋单元门牌混乱、快递找不到正确地址……在铜梁,这些困扰市民的问题如今已得到极大改善。这得益于铜梁公安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与基层智治融合,深入推进二维码智慧门楼牌建设,为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民生服务、警务工作等提供空间化的数据支撑。

“与传统门牌相比,‘智慧门牌’多了一个二维码,这个小小的二维码背后,集成了多项便民利民应用。”冯小益介绍,群众通过手机扫描门牌二维码便可以进入搭建好的功能平台,从而方便快捷地获取社区民警、标准地址、社会服务等多种政务服务信息。

目前,“一标三实”二维码门楼牌制作安装工作正在高效推进中,全区共申请二维码门楼牌约21万块,制作、安装约4.6万块,已逐步实现了房屋地址标准化、数字化管理。同时,民警辅警还会定期对已上墙的二维码门楼牌进行排查维护,为辖区治安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支撑。

接下来,铜梁公安将进一步整合业务资源、拓展应用场景,持续扩大“智慧门牌”的服务范围,如在线办理房产证地址变更、出租房屋信息发布、公共设施报修定位等,以及燃气、通信等生活缴费功能,切实将“治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此外,二维码智慧门牌管理系统还将为居民提供民意直达反馈渠道,通过系统,居民可以随时反馈问题和建议,还可以自己完善个人信息,方便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更精准地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有效促进社区安全稳定。

基础数据“反哺”实战

数智赋能绘就“平安地图”

“一标三实”工作开展以来,铜梁公安在极力确保数据“常活常新”的同时,充分利用基础数据“反哺”助警,将“一标三实”工作采集的数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为民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反诈劝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日前,铜梁区公安局安居派出所接到群众匿名举报,称有人在铜梁区安居镇杨乐村实施盗墓行为,民警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勘查,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并结合“一标三实”基层信息采集系统,快速锁定盗墓嫌疑人任某某,并成功将其抓获,大幅提升了案件侦破效率。

在为破案提供数据支撑、迅速实施精确打击的同时,“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系统还能进一步延伸社区警务服务触角,3年来,借助该系统,铜梁公安帮助群众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问题。

5月14日,铜梁区公安局侣俸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陈先生报警,称在铜梁区侣俸镇文曲村一村民院坝内发现一位手持拐杖的老人,80岁左右,问其姓名和家庭住址,均无法得到有效信息,疑似迷路,希望民警帮助。

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发现老人神情恍惚、自言自语,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民警随即通过“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系统查询到老人姓杨,今年83岁,家住铜梁区太平镇,并成功与其孙子刘先生取得联系。当晚,民警便将老人安全护送至家中。

无独有偶。5月23日深夜23时许,铜梁区公安局永嘉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发现一名老人迷路,需要救助。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只见一名老人坐在路边,询问得知老人今年84岁,独居铜梁区永嘉镇万年村,当天早上离家到周边村社捡废品后迷路。民警先将老人搀扶到警车上休息,随后通过“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系统查询到其具体住址,并驱车将老人送回家中。

据统计,截至目前,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工作中,铜梁公安累计清理标准地址50.1万条、实有房屋28.5万户、更新实有人口65.3万人、实有单位1.9万个,服务群众1.1万次,极大地提升了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破案打击、民生服务等警务实战能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文/余安 图/铜梁区公安局)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