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 11月10日,2024年“重庆湿地保护宣传周”启动仪式暨“重庆湿地嘉年华”闭幕式在璧山秀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举行。
2024年“重庆湿地保护宣传周”启动仪式暨“重庆湿地嘉年华”闭幕式在璧山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活动主办方供图
2024年“重庆湿地嘉年华”期间,全市组织开展了8场湿地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群众普及湿地相关知识,介绍湿地的多种效益和功能,宣传保护湿地的理念,呼吁全社会珍爱湿地资源,共同担负起保护湿地使命。
重庆山水环绕、江河相拥,大江大河的资源本底特征明显,河流、库塘湿地密集,是中国西南山地湿地的代表性区域,尤其因地势起伏形成许多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小型、微型湿地,占全市湿地总面积三分之一,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许多大型湿地无法替代的作用。
《湿地保护法》宣传。活动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重庆加强湿地保护,颁布实施《重庆市湿地保护条例》、出台《重庆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2023-2030年)》《重庆市“小微湿地+”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湿地保护体系更加完善。重庆在大力保护湿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湿地利用方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小微湿地+环境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旅游、民宿康养”等模式,在国家层面和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梁平区荣获西南地区唯一“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为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增强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和获得感,重庆市结合美丽重庆及和美乡村建设,以全面保护修复小微湿地和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合理利用的原则,量质并举在全域推广“小微湿地+”模式,将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实行多点培育,涌现出许多“小微湿地+”建设典型案例。
城口南坪小微湿地,依托城口县“巴山药谷”生态旅游景区统筹打造“小微湿地+生态旅游”,在小微湿地周边修建了景观步道和休憩亭阁等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一定的亲水空间,与周边已建设完成的巴山珍稀植物科普馆、星空露营地等生态旅游项目联动,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
开州王家湾小微湿地,突破了湿地生态修复功能和技术手段单一的瓶颈,参考斯里兰卡梯级水塘系统,兼顾湿地生态景观打造,将山地立体山坪塘体系与小微湿地系统有机结合,通过地形塑造形成丰富且类型多样的湿地地形结构,合理配置湿地植物种类,打造出立体复合型湿地生境和景观,现场配置科普宣教及游览配套设施,成为“小微湿地+生态修复”的典型代表。
江北区铁山坪觅香湖小微湿地,依托觅香湖,对周边森林实施林相改造,林下种植杜鹃、湿地种植水生植物,同时林间穿插巡林、护林步道,打造出“小微湿地+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重庆北碚黛湖小微湿地,通过整合沿线水系、山林和动植物资源,成为当地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小微湿地+”是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实践,是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