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
重庆铜梁:摩托车管理“一件事”筑牢农村道路安全防线
城乡统筹发展网 04-18 15:35:36

“幸亏之前网格员上门来劝说,让我去参加集中学习,这次捡回来一条命。”前不久,重庆市铜梁区东城街道水星村村民周某某驾驶摩托车与三轮车相撞,由于正确佩戴了安全头盔,摔倒在地但毫发无伤。

此前,周某某一直没有戴安全头盔的习惯。经由铜梁“农村道路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一件事”(以下简称“一件事”)应用捕捉,周某某被3次识别在村道驾驶摩托车未佩戴安全头盔,村网格员张邦亚上门劝说也无动于衷。

按照相关规定,周某某与其他半年内多次交通违法经劝导仍不改正行为的二三轮摩托车、低速电动车驾驶人一起参加了警示教育会。他看到不戴安全头盔造成的惨烈案例,暗暗心惊的同时也改掉了不戴安全头盔的坏习惯,并提醒身边人遵守交通法规,以免发生意外。

这是“一件事”应用以来,铜梁区农村道路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成效的一个缩影。针对农村道路面广路长、摩托车保有量大、涉摩托车交通事故高发等问题,铜梁区在全区推广“一件事”应用管理改革,形成网上全天候感知预警和网下现场监管执法相结合,多跨融合、数字赋能、三级贯通的农村道路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一件事”应用如何运行?据铜梁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各镇街对本辖区所有二三轮摩托车、低速电动车调查摸底,全数摸清车主、车型、使用人、地址、联系电话、有无牌照等基本信息。

以铜梁区东城街道为例,通过村社网格员上门服务、赶场天集中登记等措施,全面摸清本街道所有二三轮摩托车、低速电动车并登记在册。“对符合上牌而未上牌的车辆督促其及时到车管所上牌,不符合上牌条件的车辆悬挂自编识别号,建立‘五小车辆’档案。”铜梁区东城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道。

其次,强化感知预警。截至目前,前端感知镜头基本覆盖铜梁全区28个镇街266个行政村主要农村道路道口。在“一件事”场景应用中,通过对镜头科技赋能,实现对不戴安全头盔、超员、非法改装以及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的精准发现。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获取驾驶人、机动车、“一标三实”等相关数据,利用人脸识别、人车关联手段,精准锁定违法行为人,预警风险隐患。

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后,由铜梁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将违法事件通过三级治理中心平台推送至相关部门、镇街、村社落实“点对点”上门劝导、教育、处罚,分级分类闭环处置。

据了解,针对轻微违法、首次违法等,推送给属地镇街网格员上门开展宣教劝导,3次违法由属地镇街开展处罚并组织集中学习教育,3次以上由公安机关处罚。

“以前,劝导员上门劝导时,很多群众都不配合。”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网格员赵东阳说,前几天,他刚收到张某在村道驾驶加装雨棚的摩托车的交通违法信息,当天就联系上门劝说。刚开始,张某还不承认,但是观看“一件事”应用系统抓拍的图片后,有理有据,就心服口服了。

“‘一件事’应用通过不断汇聚数据,实现对人员、时段、路段、区域等分析画像,为我们适时调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站点设置、开展有针对性的调度整治提供决策依据。”铜梁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应用运行以来,农村地区摩托车守法率同比提升25%,涉摩托车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2%。未来,应用还将逐步向城区道路和其他车型的交通安全管理扩展。(文/余安 图/铜梁区公安局)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