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
璧山民警陈兴华:“勤严善”筑牢基层治理平安基石
城乡统筹发展网 04-25 15:36:09

从军营到警营,他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扎根基层19年,总结了一套“勤严善”三字经工作法,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他叫陈兴华,是重庆市璧山区公安局璧泉派出所养鱼社区警务民警,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织进了时光的经纬。

“哪里有矛盾,我们就到哪里去。”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陈兴华每天面对的不仅是家长里短的纠纷,还有突发事件的处置、安全隐患的排查等各种工作。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汗水浸透了他的警服,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冷风刮红了他的脸颊,他的身影总是奔波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勤走访铁脚板走出民情账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陈兴华始终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日常工作中,他坚持“腿勤、嘴勤、手勤、脑勤”的工作模式,走遍养鱼社区的每一条街巷,入户走访260余户,采集流动人口信息2600余条,用红蓝笔标注每家特殊情况。哪家有什么困难,哪家有什么矛盾,陈兴华都放在心上。

近两年,陈兴华参与值班190余天,接处警80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360余起,检查行业场所280余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0余起,督促整改20余起,联合学校、医院开展反恐演练10余次,织密安全防护网。“有陈警官在,我们心里踏实!”养鱼社区的居民们这样评价他。

如今,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家庭矛盾,只要陈兴华一出现,大家心里就有了底。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户居民的情况,仿佛一本社区的“活地图”。

严防范筑牢反诈“防护网”

“大爷,骗子们花样翻新得太快,陌生人邀您进群或者买保健品,可千万别信,这都是骗子的套路。”

“网上投资理财一定要谨慎,拿不准的随时问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别让骗子给骗了……”

这样的对话,陈兴华在入户走访时几乎都在不停地重复。在防范犯罪工作中,他坚持“预防走在发案前”的理念,针对辖区治安特点打出组合拳。遇到高发诈骗类案件,他联合社区网格员、物业人员及志愿者,通过“扫楼入户+集中宣讲”方式开展“沉浸式反诈”;辖区内人员结构复杂,且老人、流动人口众多,这类人群的防骗意识较为薄弱,他通过入户宣传、设置讲座、宣传摊点、发放反诈宣传彩页等形式进行宣传,并在辖区张贴警民联系卡,以便大家及时咨询,防止被骗。

在反诈工作中,陈兴华始终冲在最前线。2023年的一天,市民朱女士遭遇“软件扣费”骗局,正准备向骗子提供验证码时,陈兴华通过警社联动机制,与网格员迅速赶到她家中,及时制止了转账操作,成功保住了她银行卡内的5万元存款。这样的故事在陈兴华的工作中并不少见,他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群众的“钱袋子”。

善化解热心肠解民烦心事

作为一名基层老民警,陈兴华具有丰富的矛盾调解经验,他将传统“灭火式调解”升级为“源头治理系统工程”,把调解触角延伸至矛盾突出的医患纠纷,牵头建立“警医驿站”,创新运用“云联调”机制,创新构建“警医联动—法律援助—人文关怀”三维调解体系,将法律咨询、医疗责任评估、心理疏导等服务前置到诊疗环节。“警医驿站”启用以来成功化解医患纠纷30余起,医院盗窃、医托案件同比下降64.7%,患者安全感显著提升。

十九年光阴,陈兴华把军人的热血锻造成警徽的温度,用脚步丈量社区,用真心赢得信任。在先后获得1次个人三等功、5次优秀公务员、8次个人嘉奖的背后,是他对“忠诚担当、履职尽责”的生动践行。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陈兴华以社区为家,以责任为盾,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成为群众心中的“平安守护者”。/余安 图/璧山区公安局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