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打造绿色转型的样本 常德卷烟厂建设全链条管理的生态工厂
新华财经网 04-27 09:27:51

在国家“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以打造“行业生态工厂标杆”为使命,通过管理创新、技术攻坚、数字赋能三轴联动,构建起覆盖能源生产、输送、使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在国家“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以下简称“常德卷烟厂”)以打造“行业生态工厂标杆”为使命,通过管理创新、技术攻坚、数字赋能三轴联动,构建起覆盖能源生产、输送、使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自2020年以来,该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8.02%,单箱碳排放累计降幅达26.49%,精准供能达标率达95%以上,累计实施17项绿色技改项目,交出了一份具有烟草行业示范价值的绿色发展答卷。

精打细算强管理 夯实降本“基本功”

在常德卷烟厂动力车间的《精准供能运行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每日的设备运行状态:空调机组达标停机时间、空压机开关台数、板式换热器切换时间、制冷机运行电流数据……“这些数据就是我们节能的‘晴雨表’”动力车间运行班长杜赢翻开记录本介绍道。面对空压系统能耗管控难题,该厂创新实施“1+X”变频调控策略,通过单台变频空压机动态调节技术,在确保6.2-6.8bar输气压力的前提下,年节电量达数十万度;自主优化的“温度梯度调控法”使冷却塔年运行时长缩减近千小时,节水效果显著。在空调系统领域,“三阀联动”调控技术推动制冷机组运行台数减少近三分之一;配合“三级调控”机制的应用,设备综合能效比(EER)较行业标准提升超10个百分点。通过构建“日跟踪-周对标-月复盘”管理体系,工厂能源统计误差率压缩至2%以内,形成可量化、可追溯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变频调控到能效跃升,从动态优化到精准统计,动力车间以数据为驱动、以工艺为杠杆,将降本增效的“基本功”扎进每一个运行环节,为工厂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图1为空调操作工填写《精准供能运行记录本》 卿荣全摄
技术攻关破瓶颈 激活增效“新引擎”

面对锅炉蒸汽回收率长期低位运行的行业难题,常德卷烟厂动力车间技术骨干童方豪领衔的“正气”QC小组展开系统攻坚。团队运用树状图分析法,从设备参数、工艺流程等维度锁定压损过高、背压失衡两大症结,通过管道压力平衡改造、疏水管路优化等7项技术改进,将回收效率从55%提升至87%,年产生经济效益同比上升9.1%,折算碳减排477.26吨。这种“问题导向-技术破题-效益转化”的创新机制已成为工厂发展常态:《一种多类型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专利实现日均节约蒸汽48吨、天然气3216m³;《降低组合式空调机组蒸汽耗量》QC项目获全国TnPM六项改善二等奖,“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使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5%;冷热源系统优化等6项年度创新项目形成规模效益。这一系列攻关成果,既验证了技术破题的准确性,更构建起节能降耗、创新驱动的长效发展体系。

图2为“正气”QC小组进行课题发布 卿荣全摄

数字转型赋新能 打造提质“智慧脑”

在工厂动能集控中心的智慧大屏上,1224块智能电表、200台高精度流量计构建的“能源数字地图”实时更新。车间通过搭建三级计量网络,实现了电、蒸汽等十大能种的全要素监控,9大自控系统采集的10万余个参数,使七大能种平衡图数据准确率突破95%。创新应用的浮动阈值预警系统,依托786个能源监测点进行实时诊断,将介质偏差精准控制在5%以内,推动能源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在切丝干燥工艺段,智能算法驱动的空调启停策略优化,使设备运行时长由4小时压缩至35分钟,实现单区域大幅节电。通过构建“源-网-荷”智慧能源管理体系,车间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9%,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图3为工作人员正在构建“智慧大屏” 卿荣全

近年来,常德卷烟厂通过管理精细化、技术体系化、数字智能化的协同创新,打造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实践样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跃升。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这个以创新为驱动的团队,正持续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刘珠)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