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巴南区通过建立"三张清单一张图"治理体系,将村级事务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形成"清单式履职、流程化办事、立体化监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破解了农村"小微权力"边界模糊、监督缺位等治理难题。
一、制度设计:权力边界一目了然
该区系统梳理村级组织权责事项,制定《村级组织履职清单》《村级事务服务清单》《村级小微权力负面清单》三大核心制度。其中:履职清单明确村干部42项权责边界,细化村级重大决策、财务管理等8类事项流程;服务清单涵盖民生保障、证照办理等38项便民服务标准;负面清单划定12条纪律红线,建立"三资"管理、工程招标等风险防控机制。
二、实践创新:流程再造提质增效
配套开发"巴南智治"数字化平台,实现清单事项"码上知、线上办、掌上督"。在界石镇武新村试点中,通过"二维码公示墙+云监督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60%,村民办事跑动次数减少75%。据上一年度数据显示,全区涉农信访量同比下降43%,村级事务公开满意度达98.6%。
三、监督闭环: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建立"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智能监督"体系,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监察监督员,开发"村务清"微信小程序实现实时监督。龙洲湾街道沿河村村民王某表示:"现在村务像超市货架一样清楚,集体资金流向随时可查,我们心里更踏实了。"
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区22个镇街推广。下一步,巴南区将深化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管理"向"制度治理"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通讯员:陶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