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重庆:“水”民生里的N个细节
城乡统筹发展网 05-09 16:44:19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刘辉)一项政策的出台,关键在于切实解决民生问题。5月9日,在《重庆市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德兵详细解答了这一问题

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德兵详细介绍《重庆市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王德兵介绍,方案的总体目标为:有效解决特殊干旱年份整村连片缺水问题,基本解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村地区饮水问题,大幅提升农村饮水质量,惠及农村居民500万人。

同时,到2027年,重点水源工程覆盖率达90.8%,规模化水厂覆盖率达72.5%,自来水普及率达95%。

从源头到龙头:保障每一滴水的安全

王德兵说,重庆地形复杂,武陵山、大巴山等地貌让农村供水面临诸多挑战。《重庆市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水源提升,通过优质水源置换、水源连通等措施,解决易旱区域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铜梁小北海水厂用户重庆市水利局供图

同时,划定 376 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配套 3114 套净化设施设备,从源头上保障水质稳定,让老百姓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放心水

水厂升级:规模化与规范化的“双提升”

如何解决农村水厂布局不科学、制水能力不足等问题?

云阳县高阳水厂重庆市水利局供图

“重庆计划建设 1480 处水厂提升工程。通过规模化、规范化建设,扩大水厂覆盖范围,提升供水能力。”王德兵说:“这不仅能让更多农村居民用上稳定可靠的自来水,还能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增强供水韧性,让农村供水工程实现‘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的标准化管理。”

管网延伸: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

随着村镇供区用水负荷变化及供区范围拓展,部分农村地区的供水管网存在输配水能力不足、老化破损等问题。重庆怎么解决“?

王德兵介绍,重庆实施管网提升行动,计划建设管道长度 2.57 万公里,及时改造或延伸供水管网。

这一举措将有效提升管网输配水能力,确保每一户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供水服务,真正打通供水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赋能:智慧供水的“重庆探索”

”在数字化时代,重庆积极探索智慧供水模式。”王德兵介绍,重庆已建成“政务·农村供水保障”子应用,实现规模化水厂对出厂水水质、水量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

铜梁区智慧水厂大数据平台 重庆市水利局供图

通过数字能力提升,还能增强农村供水应对冰冻干旱、水质污染、时节性缺水等风险的多跨协同处置能力,让农村供水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智能。

应急保障:筑牢饮水安全的“防护墙”

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可能对农村饮水安全造成威胁。怎么办?

王德兵介绍,重庆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完善平急两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174 个

这一系列措施将有效解决应对突发事件预测能力不足、处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用水需求,筑牢饮水安全的“防护墙”。

民生温度: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行动方案》不仅关注工程和技术层面,更注重民生温度。王德兵介绍,重庆通过提升农村饮水质量,直接惠及 500 万农村居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我们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将稳定供水保障作为民生底线,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王德兵说。


巫溪红池坝居民用上安全的自来水,脸上洋溢着幸福 重庆市水利局供图

据悉,重庆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基础,为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回流提供坚实供水保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让群众在“水”民生里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