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国际纳米制造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anomanufacturing,简称ISNM)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指导,我校承办的第三届制造范式III国际论坛在重庆科学会堂开幕。国际纳米学会首任主席房丰洲教授,校党委书记康骞,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唐毅,国际纳米制造学会主席、日本工程院院士高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校长刘小康主持,副校长丁军参加会议并主持大会主旨报告。
校党委书记康骞致辞
康骞在欢迎辞中指出,我国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原子级制造产业,重庆作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正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理工大学聚焦精密测量领域,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密位移测量科技创新策源地”为目标,建立了系统测量理论及全新方法体系,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交流达成合作之花,共同为制造范式变革赋能助力。
国际纳米学会首任主席房丰洲教授致辞
房丰洲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制造范式III的理论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制造的发展提出了展望。他指出,制造的本质是功能实现与性能保障的系统性转化,范式III以基础理论革新为驱动,将重构高端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的产业格局,助力全球高端制造跨越式发展。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唐毅致辞
唐毅在致辞中指出原子级制造是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关键,重庆正全力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希望科学家们以本届论坛为纽带,将前沿理论探索与重庆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重庆市前沿制造技术、高端数控装备等重点产业赋能。
国际纳米制造学会主席、日本工程院院士高伟教授致辞
高伟教授通过视频致辞,表示原子级制造技术将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期待论坛推动跨学科合作与颠覆性创新。
2012年提出制造发展的三个范式,将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亦即原子级制造)作为制造范式III革命性技术的核心内涵,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前沿研究领域,引领世界制造新技术的变革性发展。这种制造范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将制造创新的主战场从“工艺微缩”转向“原子重组”,使材料、信息、生物等领域的底层技术得以在原子尺度融合。
校长刘小康主持论坛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设置主旨报告、分论坛邀请报告、专题研讨及技术参观等环节。论坛围绕“超精密制造与测量”“微纳制造与计量”及“原子及近原子尺度的制造、表征和应用”等三个主题开展2场主旨报告及20场特邀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Benny C.F. Cheung、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波分别作题为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s in energy-field assisted polishing: an Atomic and Close-to-Atomic Scale analysis approach和Fabrication of the Wolter-I focusing mirror for the application in X-Ray and EUV field的报告。来自爱尔兰、日本、英国、中国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以及华为公司的100余名顶级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校党委书记康骞、校长刘小康与参会专家交流
开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