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多措并举 让社区便民圈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城乡统筹发展网 06-30 12:50:28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1—5月,重庆市社零总额6803.63亿元,同比增长4.7%。”在6月30日举行的“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委总经济师余朝洪透露,重庆正通过“顶层设计+场景打造+业态升级”组合拳,将“烟火气”锁进居民“家门口”,打造兼具便利性与品质感的社区生活新范式。

▲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第十三场)“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新闻发布会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顶层设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余朝洪介绍,重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打造“15分钟商业服务圈”改革实施方案》,将社区商业与基层治理、便捷出行、托育养老等民生需求深度绑定。例如,渝中区石油路社区通过“早餐店+便利店+移动餐车”组合,实现34家早餐店全覆盖;合川区在社区市场嵌入103家便民修补摊位,让“小修小补”回归日常生活。

场景革命:让“家门口”成为新消费目的地

发布会现场,余朝洪用三个案例展现重庆社区商业的“场景力”:

江北区渝北社区:充分发挥紧邻观音桥商圈的优势,打造咖啡小馆、文创杂货等“小而美”业态,成为年轻人“打卡”新地标;

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将老社区升级为半坡聚落餐饮集聚区,将烟火气息与本地品牌商业相结合,引入多家知名品牌,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就餐选择;

渝北区紫薇路商业街:以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的“五夜经济”激活夜间消费,80余家店铺让社区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

业态升级:从“基础保障”到“品质生活”

既要“柴米油盐”,也要“诗与远方”,重庆正通过三大行动补齐短板:

品牌连锁便利店进社区:重庆百货等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身供应链优势,定位“社区便利+即时服务”,打造区域性社区便利店品牌,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就近品质消费需要;

家政服务进社区:整合保洁、维修等便民服务,实现“一键下单”响应;

智慧菜市场改造:让买菜也能“科技感”十足。

从“买菜难”到“15分钟搞定”,从“小修小补”到“品质生活”,重庆的社区商业正在重新定义“烟火气”——它不是简单的市井喧嚣,而是有温度、有品质、有创新的城市生活样本。余朝洪表示,下一步,市商务委将聚焦高品质商业消费环境提升,在居民“家门口”,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在居民“家周边”,因地制宜发展娱乐、休闲、社交、亲子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持续打造社区消费场景,组织开展“便民生活节”系列活动,不断满足市民便利消费、特色消费、品质消费需求,让社区便民圈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 赵懿玺 审核 刘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