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7月6日上午,“2025年气象小标兵重庆赛区决赛”在沙坪坝区沙小图新小学学灯剧场圆满落幕。本届比赛围绕“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活动主题,通过科普讲解、艺术表演、创意实验等多种形式诠释对气象科学认知,既体现了对气象知识的系统理解,也展现了将科学原理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能力,是“双减”政策下素质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
▲2025年气象小标兵重庆赛区决赛现场
经过38名来自不同学校参赛选手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其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选手将于8月赴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
▲2025年气象小标兵重庆赛区决赛参赛选手白懿可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杨柳青青江上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来自沙坪坝南开小学的一年级参赛选手白懿可,用一首古诗词揭秘了气象科学的奥秘,舞台上的她身着汉服,手持折扇,用一段饱满热情的演讲,赢得台下阵阵掌声。陪她参赛的母亲朱女士告诉记者,原本安排暑假的出行计划,也因为参加这次比赛推迟了。“孩子在科普学习方面非常有兴趣,作为家长也是全力支持,通过参加比赛的确很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朱女士说。
▲2025年气象小标兵重庆赛区决赛参赛选手李雨泽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来自巴蜀常春藤六年级参赛选手李雨泽把“气象卫星”当作第一视角,以一种极强的代入感形式在舞台上演讲,丰富的情绪和流利的表达收获了评委组一致高分(特等奖最高分:92.63)。“我的爸爸就是高校的气象学专家,所以我从小对这门学科很感兴趣,我希望站在全国的舞台演讲我的作品。”李雨泽说。
据了解,本次比赛由重庆市气象学会主办,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气象局、重庆舍特气象应用研究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小图新小学校承办。比赛旨在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全民早期预警等知识,锻炼青少年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推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防灾避险能力。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重庆市气象学会理事)何军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重庆市气象学会理事)何军表示,气象科学,作为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气象科学教育,培养青少年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重庆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朱建峰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重庆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朱建峰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集中展示,更为搭建多方协作共推气象科普教育的平台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期待以此次活动为纽带,整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气象机构及相关企业的优势资源,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合力,为青少年科学教育构建长效机制保障。
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 方向/文 审核 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