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
黔江民警黄胜华:临近退休 他选择为家乡首条高铁站岗
城乡统筹发展网 07-07 16:42:49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力保障国家战略推进部署,全面拓展和延伸公安机关社区警务战略,重庆市黔江区公安局成立黔江站高铁警务站。

经验与创新交融,传统与变革同行。57岁的老民警黄胜华,正是这一警务战略拓展的生动践行者。从警28年的“老黄牛”,转身成为了高铁站台边的‘新学生’,他在从警生涯的尾声,以不变的初心,扛起了守护黔江“高铁梦”的使命。

黄胜华出生于1967年11月,中共党员,现为黔江区公安局正阳派出所一级高级警长,先后在区林业局公安科、区森林公安局、区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机场支队、正阳派出所工作,每换一次岗位,他都从头学习新的公安业务知识,积极面对新问题和挑战,用最短时间胜任工作、做出成绩。扎根基层这么多年,他风雨无阻用脚步丈量了辖区每一寸土地,用真情温暖着每一名百姓。

“大家伙高兴之余一定要注意,咱们乘坐高铁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车票,买到假票或高价票导致钱财被骗、利益受损真的不划算。”在售票厅、进站口外,警务站民警黄胜华和他的战友们联合车站职工,向到车站参观的群众发放高铁安全知识宣传单,并就群众关心的乘车时间、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实的现场解答。

黄胜华默默在警队耕耘28年,经历了多个工作岗位,但无论在哪,作为老党员、老民警,他不因自己年龄大而有所松懈,反而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机场支队时,他的足迹就几乎踏遍了机场的每一个角落,服务群众、调解纠纷、排查隐患……在工作时,他是大家口中的“老黄”“华哥”,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然而,随着高铁开通在即,警务站需要经验丰富的民警驻守,接到组织通知的黄胜华,怀揣着“高铁梦”,二话不说赶赴新的工作岗位,用自己的余热浇筑着黔江高铁这朵含苞待放的“花”。

“任何事情里,'开拓'是最难的,但又是最重要的,只要基础打牢了,以后的路就会好走。”为了熟悉新业务,他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对照手册研究安检流程、应急预案,下班后拉着年轻民警请教人脸识别系统、智能监控平台的操作,笔记记了厚厚一本。“年纪大了记性差,那就多写几遍。我们这里是窗口单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黔江公安的形象,来不得半点马虎。”他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笑得憨厚。

高铁通车在即,各项任务繁重,除了警务站筹建工作,还要随时面对各类突发事件。“你不让我干活,你也别想干!”“这本来就是公司的东西,你凭啥一个人占用!”6月23日一早,两名站台的施工工人怒气冲冲地来到警务室。原来两人是工友,因为临时电箱使用问题产生纠纷,甚至还剪断了对方的电线,阻挠其施工。“成天一起干活,有啥不能商量的,咱坐下聊。”了解情况后,黄胜华将两人分开调解,一方面耐心安抚对方情绪,倾听诉求,另一方面结合法律条文,向双方说明非法阻工的法律后果,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最终,经过2小时耐心调解,两人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警务站入驻以来,他与3位民警辅警战友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思考,对高铁站、火车站及周边重要部位反复巡视检查,联合交巡警、特警等安保力量,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共同做好车站安全保障和服务工作。“华哥就像个‘定海神针’。”警务站年轻民警小罗说,“有他在,再忙也不慌。”对此,黄胜华摆摆手:“我不过是多干了几年,有点经验。高铁开通是大事,咱们必须想在前头,赶在前头。”

问及为何在临近退休时选择挑战新岗位,黄胜华望向崭新的候车室,眼神笃定:“我一辈子当警察,最后能参与家乡首条高铁的开通,值了!”他的家人曾劝他“别太拼”,他却说:“只要穿着这身警服,就得对得起头顶的警徽。”

从警生涯的尾声,他由机场民警转变为高铁卫士,变化的是一线岗位,不变的是黄胜华扎根基层、建设家乡的初心。当初许下的入警誓言如今早已融进血液,在更迭的岗位上奔流、扎根、传承不息,黄胜华和他的战友们将继续坚守在高铁警务站,为黔江高铁安全开通、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不负使命重托。(文/余安 图/黔江区公安局)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