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渝州瞭望台丨上合之“合” 永川留“影”
第1眼TV-华龙网 07-08 11:08:29

7月的永川,星光璀璨。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茶山竹海的环绕中盛大启幕,这座位于成渝腹地的活力之城,正以光影为媒,向世界展开怀抱。

从《十面埋伏》中竹影摇曳的武侠意境,到亚洲最大虚拟影棚里跳动的数控光影,永川与电影的缘分由来已久。而此次电影节落地,标志着永川从取景框中的风景跃升为光影盛宴的东道主。

从山水外景地到电影节承办地,永川经历了一场深刻的产业蝶变与城市能级跃迁。而这背后,则是科技影都的硬核崛起,是文化枢纽的主动担当,更是一座西部小城开门推窗,拥抱世界、链接未来的雄心写照。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开幕式。永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影”院

科技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电影盛典在科技影棚内举办,将带来怎样的光影体验?

永川科技片场。通讯员 陈科儒 摄

7月3日晚,在重庆永川科技片场5000平方米拍摄棚内,随着号角嘹亮吹响,象征着12个上合组织国家的12条光带、12个视频模块一一点亮、升起,为开幕式文艺演出增加了浓浓的科技氛围。

这是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虚拟摄影棚,也是国际电影节盛典首次在电影科技影棚内举办。12个国家、12束光、12个银幕模块,共绘同一块世界电影未来的银幕,为观众呈现一场现实与虚拟交融的视觉盛宴。

导演组在采访中表示,为体现“科技光影上合风采”的主题,此次舞台制作数控技术运用的数量、难度、高度都是电影盛典之最,导演组认为在永川科技片场才能够更好实现。

经典《天鹅湖》、联袂演奏《黄河》选段、俄罗斯歌手纽莎首次来华献唱……来自上合组织国家上百名电影人齐聚一堂,通过分享故事、文艺节目等形式,展现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电影故事和历史。

各国电影人齐聚一堂。通讯员 陈科儒 摄

作为本次电影节最核心的板块,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科技成果展览也同步开展。

从能让虚拟角色“活”起来的AI动作捕捉,到让导演“所见即所得”的实时虚拟拍摄棚;从大幅提升电影制作效率的云端神器,到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放映系统……

展览以“渝见·光影”为主题,汇聚了40余家国内一线影视科技企业,展陈面积近4500平方米,聚焦中国影视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最新发展成果。

永川以“科技为媒”,架设“文化之桥”,让光影讲述上合组织多样文明的故事。科技既是本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一大特色,也是永川培育壮大产业特色的一大亮点。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户外市集。通讯员 刘灿 摄

“影”事

一座新锐影都的崛起密码

作为中国西部唯一对标好莱坞工业化水准的影视制作基地,永川科技片场已成为全球影视从业者瞩目的焦点。

不同于横店、象山等影视拍摄基地,永川科技片场没有实景搭建,而是一整套工业流程化体系,构建起了虚拟拍摄完整产业生态。

达瓦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陈亮介绍,在一期全国单体规模最大虚拟拍摄影棚基础上,目前还新增了一套亚洲最大LED虚拟拍摄系统,nDisplay、Disguise全球两大影视应用最多的虚拍系统体系,可满足更多国际上不同技术团队的项目需求。

正是这种“棚内即世界”的创作模式,让戛纳电影节特别奖作品《狂野时代》在永川完成所有棚拍。

截至2025年6月,片场已累计服务《P计划》《难哄》等40余部影视作品。档期已排至2026年第一季度。

电影《难哄》取景地永川神女湖。第1眼TV-华龙网 王景行 摄

电影《难哄》取景地永川神女湖。第1眼TV-华龙网 王景行 摄

除了技术领先的科技片场,在辐射带动下,永川已形成“内容创作—技术服务—人才培养—衍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

爱奇艺(重庆)文创产业园作为核心载体,吸引了30余家川渝优质文创企业入驻,其中彩色铅笔动漫创作的《镖人》斩获国际大奖;加图文化传媒从5人团队发展为年营业额超400万元的中型企业;九紫文化与天图万境等技术型企业,更将声音后期制作与AI视听技术推向国际前沿,参与《哪吒2》《三体》等头部项目制作……

电影《十面埋伏》取景地。第1眼TV-华龙网 王景行 摄

电影《十面埋伏》取景地。第1眼TV-华龙网 王景行 摄

此外,永川还利用西部职教基地的优势,打造产城职创一体化影视人才联盟,在培影视人才5000余人,能够输送虚拟拍摄、人工智能视效制作、影视数字资产生成、美术动画、影视器材操作等应用型人才。

永川区委书记关衷效认为,永川此次能在全国诸多城市角逐中脱颖而出,承办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这既是国家电影局、重庆市政府交给永川的光荣使命,也是对永川科技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视和鼓励。

“影”响

助推产业升级与城市跃迁

“嘉陵江的风吹散北方的冬,我带着雪花的梦跌入你山城雾中。解放碑的钟敲响陌生的重逢,你笑着说‘要得’,像火锅沸腾的温柔……”

在7月6日晚的闭幕式上,原创歌曲《重庆,为你停留》惊艳亮相。中国影片《三大队》和俄罗斯影片《空战》摘得“金山茶奖”最佳影片奖。

电影是深化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纽带。而此次国际电影节落户永川更是实力的印证和发展的契机。

作为“电影文化客厅”,永川借由全球媒体镜头,向世界展示自然禀赋、人文底蕴与科技发展。

23821751901416_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科技成果展。通讯员 陈科儒 摄

而在红毯之外,还有通往广阔市场的“钢铁通途”。在永川栏杆滩火车站,一列列满载“永川造”的列车蓄势待发,它们将沿着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钢铁轨迹,驶向俄罗斯等上合组织国家。

“皮实、能扛,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作为全国中高端皮卡生产基地,永川产的长城皮卡深受哈萨克斯坦等上合国家农场主青睐。

永川造的智能机床,也在土耳其等国“上岗”,凭借精湛技艺,在上合组织国家的生产线上赢得了一席之地。“永川制造”正以实力嵌入上合组织国家的经济版图。

上合国家电影节的聚光灯照亮了永川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一场星光熠熠的盛会,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永川将以电影为支点,在世界文化的画卷上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3711751899656_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圆满闭幕。通讯员 陈科儒 摄

主政者说

永川区委书记关衷效:

把影视植入城市

把城市拍成电影

“永川是重庆城市副中心,发展壮大科技影视产业,是我们的重要抓手、重要支撑。”在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新闻发布会上,永川区委书记关衷效表示,近年来,永川区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科技影视产业,进一步补齐了重庆影视产业链,推动“拍重庆”向“重庆拍”转变、“传统摄制”向“数智赋能”蝶变。

硬件设施上,永川建成投用永川科技片场一期、二期,搭建西部最大3000平方米LED科技棚、5000平方米标准棚;在全国首创数字智能置景车间,配备工业化换景平台,可快速从宇宙星空切换到都市街景;近期将启动三期建设,投用后将拥有12个摄影棚、超5万平方米棚拍面积,虚拟拍摄数量和技术保持全国领先。

拍摄服务上,永川建成“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数字驾驶舱,为剧组提供云上勘景等20余项便捷服务,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极大提升了拍摄便利性。

产业生态上,永川推出10亿元发展基金的“套餐包”,建立影视服务中心,构建形成“科技平台、人才、服务”一体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吸引集聚达瓦、爱奇艺、天图万境等100余家影视企业。前不久在戛纳获奖的《狂野时代》、成龙主演的《熊猫计划》、热播剧《难哄》等40余部影视作品在永川拍摄制作,让“永川出品”不断走红“银幕圈”。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关衷效指出,永川将着力发挥比较优势、先发优势,依托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联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快完善“拍摄、制作、交易、发布”全链条生态体系,进一步把影视植入城市,把城市拍成电影,加快打造西部科技影视城!

记者手记

站在永川科技片场,十二国光影如星河流转。永川之“窗”,正向世界展示着三重蜕变。

观技术革新,虚拟影棚内,“棚内即世界”的工业流程正改写影视生产规则。

见产业跃迁,一边是上合组织各国电影人走上星光熠熠的红毯,一边是中欧班列满载“永川造”驶向成员国家。

映文明交融。永川已从镜头里的“竹林武侠”,成为构建电影工业语言的“执镜者”。

这扇窗,照见的是电影工业的“西部样本”,更是永川对话世界的雄心。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