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美丽重庆半年工作  4个区县晒出“成绩单”
城乡统筹发展网 07-10 17:23:09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今(10)日上午,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局举行召开“2025年上半年美丽重庆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芹,沙坪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合川区生态环境局、忠县生态环境局、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参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5年上半年美丽重庆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酉阳已完成100.79公顷矿山治理与268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修复

近年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聚焦生态修复攻坚,推进石漠矿山治理。酉阳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耀介绍,该县秉持“系统治理、分类施策”的理念,累计投入12亿元全方位整治山水林田湖草。

在酉阳,石漠化严重的板溪镇叠石花谷,通过修复将荒地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地质研学、休闲观光为一体的4A级景区;菖蒲盖片区也曾是生态脆弱区,经景观绿化、湿地恢复等系列举措,林草覆盖率达到77%。

在持续扎实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中,累计完成营造林28.7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14.3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现已超过64.5%,酉阳大地处处绿意盎然。在此基础上,酉阳努力让绿水青山“变现”,走出生态经济双赢路。

120万亩国储林建设,作为重庆试点,收储30万亩林地;启动重庆首个CCER造林碳汇项目,20年可减少138.68万吨碳排放,每年增收1000多万元,农民每亩地1年还能获得15元碳汇收益,绿水青山变身“绿色银行”。

2025年上半年,酉阳全县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仅“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就达2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两项指标同比增幅分别为35.36%和39.04%。

酉阳还依托平均海拔800米的生态资源优势,推出“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重点打造“茶米油蜜青蒿酵素”等6大主导产品,开发49大类348款优质农产品,品牌估值突破50亿元。特色农产品产值从2015年的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0亿元,带动20万农户增收致富。

忠县完成11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据记者在会上了解,忠县以“全面清零、全域创建、长制久清”为目标,扎实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县11个农村黑臭水体、涉水面积43347平方米已全面完成整治,实现了动态清零、水清岸绿。

忠县生态环境局局长吴冬明介绍,县依托“141”基层治理体系,建立“村社巡查、乡镇排查、县级抽查”的三级排查制度,实现了全县29个乡镇(街道)、356个涉农行政村社所涉水体全覆盖。

在详细溯源排查的基础上,忠县按照“一水一策”原则,分别采取截污控源、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联通等治理措施,整治成效十分显著。

在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忠县建立了“日研判、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机制,实施“红、黄、绿”赋色管理,对整改滞后、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开展重点督办,整治成效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同时,忠县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与和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通过实施“拔山镇大力小学门前塘”和“官坝镇洗行湾山坪塘”整治,实现了“烦心塘”到“幸福景”的美丽嬗变,原来的“臭水塘、臭水凼”变成了周边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地、打卡地”,深受当地群众称赞。

下一步,忠县将充分发挥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创建专班职能作用,依托河(湖)长制,形成“定期巡查、问题交办、动态更新”等常态化监管机制,持续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

合川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近年来,合川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截至目前全区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已达95%以上。合川区生态环境局局长秦建国介绍,以铝产业发展为例,合川依托重庆顺博铝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了“再生铝材料+铝灰危废利用”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从“再生铝资源—铝合金加工—终端消费—再生铝回收”全产业链循环体系,实现了资源利用、低碳减排和经济效益的多重突破。

“原铝生产需经历铝土矿开采、长途运输及高耗能冶炼等环节,而再生铝产业发展优势显著。”秦建国介绍,合川再生铝项目综合能耗为104千克标准煤/吨,较国家标准降低20%左右。以顺博公司年产能30万吨计算,年节约标煤约7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9万吨。再生铝直接利用废旧铝材,避免了铝土矿等原生资源的过度开采,从源头降低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不仅如此,顺博公司通过优化熔炼和筛选工艺,实现废铝回收率从85%提升至98%。按照企业每年处理6万吨铝灰渣计算,能额外回收铝颗粒约6500吨,相当于年减少固废产量约6500吨,创造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该技术工艺不仅提高了铝金属回收率,还为后续铝灰渣深度处置奠定了基础,实现“变废为宝”的第一步。

对于无法直接循环利用的铝灰渣,顺博公司通过全流程资源化利用,构建“固废—建材—副产品”产业链。首先,转化为建筑材料。铝灰渣经水解脱氨、固氟等处理后,与水泥、浮石粉等混合制成装配式墙板浆料,设计年产建筑材料60万立方米,减少固废委外处理量约6.3万吨;其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氨水吸收、硫酸喷淋等工艺,设计年生产5万吨氨水和2000吨硫酸铵,实现“废气变产品”,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

目前,合川区已形成从废旧铝材回收、再生铝生产到铝灰渣综合利用的完整闭环,推动铝产业向低碳、高效、循环方向发展。

沙坪坝累计关闭搬迁“散乱污”企业2457家

近年来,沙坪坝大量淘汰落后产业,累计关闭搬迁“散乱污”企业2457家,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从2018年的39微克降至2024年的28.9微克,降幅25.9%。

沙坪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何怡介绍,该区通过“市区联动、高位统筹”双向发力,构建全域联动“治气”攻坚体系,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落实“治气”措施,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沙坪坝注重调结构,发展绿色产能,对全区家具、塑料、食品等污染问题突出、不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的企业开展清理;大力发展战新产业,做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了以赛力斯为链主企业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建成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成为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源发地和重庆“四向通道”中心。全区新增公交、公务车辆100%新能源化。

同时,沙坪坝优化治气路径,靶向精准治污,聚焦工业废气、施工扬尘等5类主要污染源,建立了涉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实现对全区1000余个污染源精细化管控,分区域、分时段、分行业对200余家涉气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完成19家涉气工业企业、53家养老机构餐饮油烟深度治理,歌乐山天池村101户居民油烟实现集中整治。

沙坪坝还依托“巴渝治气”智慧监管指挥平台,整合公安、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视频感知设备500余个,打通电力、燃气、供水等经济运行数据,接入在线和排污许可管理系统200余个污染源数据,实现市—区—镇贯通共享、多跨协同、智慧感知、精准调度。

此外,沙坪坝整合生态环境、公安、住建、城管等部门,对企业问题综合施策推进治理;联合镇街与重点区域内的30家企业建立联动响应机制,保障治理设施稳定为前提,强化颗粒物等首要污染物控制;联合高新区对重点毗邻区域联合开展涉气问题排查,整治问题20余个。

城乡统筹发展网 方向/文 审核 刘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