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务
两个“全球首款” 带你了解重庆智慧医疗装备领域新机遇
城乡统筹发展网 07-10 17:48:31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为推动重庆智慧医疗装备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资源整合与技术交流合作,搭建科技企业、科研团队、投资机构的多方合作交流平台,培育新质生产力。今(10)日下午,重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专场项目对接会在渝北举行。该项目对接会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承办。

▲重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专场项目对接会路演现场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据记者了解,本场智慧医疗装备产业专场项目对接会邀请了来自高新区、两江新区、沙坪坝区、经开区、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共17个智慧医疗项目团队进行现场路演。旨在吸引促成更多“资本+技术+产业”的深度合作,推动形成“创新—融资—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来自重庆医科附属第三医院大学智慧医疗项目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可生物降解青光眼引流装置项目——镁基生物,得到了现场部分专家关注。项目负责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副主任李翔骥告诉记者,他们这个项目是典型的“医、工结合”,既有来自重庆大学的理论研究,也有重庆医科大学的临床实验,该项目为全球首创,已在宠物市场投入应用,预计未来三年可治疗人体并投入市场。

此外,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另一个项目,也在本届会场创造了第二个“全球首款”。“我们项目历经十年研发,打造出全球首款注射型活性人工骨。”该项目研发负责人叶吉星向记者介绍,目前全球对因车祸、工伤等骨头坏死、缺失等治疗修复,还是以实物填充物为主,而他们研发的可注射型骨修复材料,明年可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预计在2029年投入市场,有望成为全球骨修复领域的金标准。

市经信委医药处副处长孙清华在会上表示,此届专场项目对接会是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在“产融融合”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智慧医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的产物,不仅是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更是提升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据孙清华介绍,今年1—5月,我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家,获批注册三类产品19个,同比增长111.1%;二类产品首次注册205个,同比增长4.6%;新备案一类产品313个,同比增长47.6%。各区县1—5月共计签约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项目40个,合同投资额174.6亿元;全市在建和新开工项目25个,项目投资总额53.39亿元。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0项、新增科技成果98项、实现成果落地16项。

“我们要让‘技术’遇见‘资本’,让‘创意’找到‘舞台’,助力重庆智慧医疗装备领域的优秀项目加速成长,为全市大健康产业的腾飞注入新动能。”孙清华说。

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 方向/文 审核 刘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