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五届成渝双城青少年科技雏鹰研学营7月8日正式起航,7月11日,是研学的第四天,营员们来到了重庆。几天来,营员们用不同视角记录下他们的研学心得。重庆在营员们眼中是什么样?有哪些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7月11日,清晨,在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一个个自主动工作的机器,让我们大为震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全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臂精准分装、AGV小车自主往返,秩序井然。讲解员告诉我们,藿香正气口服液与藿香正气水虽同源藿香,但剂型不同——前者为液体制剂,入口柔顺;后者含酒精,起效更快。我记下了区分要点,更被企业60余年“不怨环境、只求精进”的历史所触动。
午后,乘江抵达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透过观景窗,165段题刻、18尾石鱼清晰可见。讲解员告诉我们:梁上“白鹤梁”三字出自书法家孙海之手;先人以石鱼眼为“零水位标尺”,记录长江1200余年的水文变化,这套“石刻水位计”凝聚了古人不可替代的智慧。
傍晚,转入816工程。幽暗隧道、潮湿岩壁,6万建设者曾在此隐姓埋名18载,只为祖国铸盾。微弱的灯泡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依旧灼灼其华,照亮每一名参观者的心。
今日灵感:将藿香正气液改制成糖衣小丸,既便于儿童吞服,又可避免液体外漏,让传统良药更贴近现代生活。
文/重庆市武隆区实验小学 李思阳 审核/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