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五化并驱”推进全科网格赋能社区科普能力建设
城乡统筹发展网 07-29 10:02:4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社区科普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覆盖全年龄段人群,是打通科学普及“最后一里”的关键环节。全科网格以地理空间和人口规模为基础,将社区划分为基层治理单元,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一网统管”,能够在实现“基层治理工具”价值的同时发挥科普平台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实施科普进社区入网格工作,通过建立共建共享的科普管理服务网络和“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全科网格赋能社区科普能力建设。但是,当前社区科普工作仍存在着科普力量和资金投入不足、科普传播“滴灌不准”、科普阵地建设“参差不齐”等难题,亟待以“五化并驱”推进全科网格赋能社区科普能力建设。

推进科普网格建设“规范化”

聚焦解决科普网格作用发挥不到位、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坚持“党政主导、科协主推、部门协同、社区主体、微网实战”思路,进一步优化科普工作体系。

一是突出组织统筹。设立科普网格化服务管理“三级工作体系”,一级为依托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和县级科协成立的县级科普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二级为依托乡镇设立的科普网格分中心,三级为依托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站设立的科普网格服务站,定期专题研究解决县、乡、村三级的社区科普网格化服务管理问题。

二是突出职能统筹。整合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能职责,针对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各部门职能工作,以业务部门为主责,实现“多网合一”。

三是突出资源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党员干部、科普工作者下沉社区网格结对共建行动,试点开展“网格科普+党建、网格科普+警格、网格科普+小区”等模式,推动形成科普网格化服务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推进科普网格划分“精细化”

聚焦解决科普网格分类不精准、需求导向不清晰等问题,突出网格精细化分类,按照人口结构、场所单位、社区类型,精准对接群众科普需求,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协同推进。

一是科学划分科普网格。按照县级总网格、乡级支网格、村级网格、小组微网格等方式,划分科普网格,实现与基础网格的规范对接,城市区域侧重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农村区域侧重农技科普。

二是配齐科普网格力量。构建综合网格,根据网格内涉人员数量、科普重点场所类别、科普宣传重点等内容,强化网格力量配备,健全科普宣传机制,确保网格员优质高效完成科普任务。

三是规范科普环节标准。研究制定网格科普需求发现、上报、分派、办理、反馈、评价等环节业务标准,提升科普网格化服务管理整体水平。

推进科普网格培训“普实化”

聚焦解决科普网格内容不细、科普实效不显等问题,进一步规范科普网格培训内容、方式及重点群体,确保科普服务惠及所有群体。

一是规范科普培训内容。重点突出防火、防水、防电等应急科普,同时突出反诈防骗等常识科普,以及青少年兴趣科技等内容。

二是分类加强培训。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年龄阶段需求,通过具体案例、具体情景等方式,提升科普培训实效。

三是定期举办业务培训。针对问询技巧、上门采集数据方法、微信小程序使用方法、沟通方法等进行详细讲授,提升网格员科普能力水平。

推进科普网格机制“流程化”

聚焦解决科普网格机制不健全、科普服务跟进不及时等问题,建立标准统一、环节清晰、闭环管理,确保科普服务需求采集、执行高效运行。

一是建立吹哨报到机制。健全“网格发现、社区响应,镇村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以科普网格收集上报的科普需求为哨源,社区能办事项迅速响应处置,不能办理事项吹哨到乡镇(街道)级处置,超出乡镇(街道)能力范围的吹哨到县级联动协同处置。

二是建立对接跟进机制。各职能部门按“应接尽接”原则,将本部门本行业资源力量下沉社区、编入科普网格,跟进服务管理,强化科普网格的资源调度能力、团队服务能力,确保科普网格成为资源汇聚的结合点、科普宣传的实战点。

三是建立激励促动机制。建立人性化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最美科普网格员”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纳入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培养,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建立常态化帮扶关爱机制,开展节日走访慰问,对特困家庭科普网格员给予帮扶关爱,激发科普网格员内生动力。

推进科普网格智治“集成化”

聚焦解决科普网格智治支撑不足、数据贯通成效不显等问题,探索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匹配—多方协同”的现代科普治理体系,实现从“单点智能”向“系统智治”转变。

一是强化网格信息支撑。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科普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采、信息共享,提高科普网格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二是搭建群众诉求平台。打通内外网,搭建群众诉求反馈平台,实现便捷收集各类信息、精准处置网格事项。

三是加强数据分析应用。推动科普网格服务以网格形式向小区、楼院延伸,完善科普重点人员、特殊人员服务管理台账,开展数据分析,促进问题解决,全面提升网格科普服务质效。

文/代军文国云钟华 审核/刘辉

作者代军系四川省资中县法学会常务理事,文国云系四川省资中县法学会会长,钟华系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护师。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