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
“玉米撑伞,魔芋生金”:奉节万亩套种田亩产破万元,山地长出“粮经双收”新样板!
城乡统筹发展网 09-11 12:19:49

9月5日,奉节县2025年魔芋生产现场会在平安乡召开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玉米秆挺拔茁壮,魔芋叶舒展如伞,在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咏梧村的示范基地里,一种“高矮搭配、共生共荣”生态种植模式正让有限的土地释放出倍增效益。

这种间套作模式不仅解决了魔芋喜阴生长需求,更大幅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率,让亩产收入可达万元以上,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新路径。

凝聚共识,共谋魔芋产业发展

9月5日,奉节县2025年魔芋生产现场会在平安乡召开。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咏梧村魔芋种植示范基地,一种创新的“玉米+魔芋”套种模式成为焦点。

现场会当天,奉节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迁,县政府副县长昌世华以及县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负责人实地参观了平安乡咏梧村的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奉节县铭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基地的种植模式、品种结构和产量效益。

这种新模式在奉节县已初见成效。县政府副县长昌世华指出,截至目前,全县魔芋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亩,预计总产值可达1亿元。

“玉米+魔芋”套种,实现粮经双丰收


咏梧村“玉米+魔芋”套种基地

“玉米+魔芋”的套种模式在实践中展现出巨大优势。在咏梧村的套种基地,玉米植株为喜阴的魔芋提供了天然遮阴屏障,有效调节田间温湿度。

魔芋发达的根系则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助力玉米根系吸收养分,形成“高矮互补、共生互促”的种植生态系统,使土地综合利用率提升40%以上。

平安乡种植户分享了实际收益:“我今年套种了5亩,每亩产出魔芋2吨左右,玉米600斤左右。魔芋每公斤卖6元,玉米每公斤2.2元,亩均效益可观。”

农技专家全程指导,科学种植提质增效

为确保套种技术落地见效,奉节县加强了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在现场会期间,县种植业发展中心技术专家就种苗选育、品种推广、技术服务和产品收购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专业讲解。

县种植业发展中心主任程邦介绍:“我们指导种植户进行科学选址,魔芋播种时要注意种肥隔离,播完种后要用秸秆或树叶进行覆盖,以起到保温、保湿、防潮作用。”

奉节县还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如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就曾到平安乡开展实践对接,进行土壤成分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为魔芋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小魔芋成为农民增收“大产业”

俯瞰“玉米+魔芋”套种基地

魔芋产业正在成为奉节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种植户钟明洪告诉记者:“今年是我们种植魔芋的第一年,我种植了50亩。现在政策扶持力度好,魔芋种植给老百姓带来很好的价值收入。”

奉节县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加强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让小魔芋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品种选育与推广,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引导更多群众参与魔芋种植,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魔芋及加工产品

秋日的阳光洒奉节县平安乡的田野上。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在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做准备。这种“粮经双收”的种植模式,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它保证了粮食生产,又提高了经济收入,土地利用率提升了40%以上。

奉节县计划进一步推广这种生态种植模式,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一地双收”的实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文/奉节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图/杨洪江 审核/刘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