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鲁渝协作已走过三十年历程。2021年,东西部协作进入新阶段,由“东西部扶贫协作”扩展升级为“东西部协作”。在“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在引导两地民营企业对接协作、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这些举措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在9月18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上,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施崇刚作出解答。
施崇刚表示,民营企业是东西部协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高效服务协作大局,重庆市和山东省工商联建立了“省级联席会商+地市对口衔接”工作机制,将推进民营企业投身鲁渝协作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推进产业转移、强化资源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推进产业协作方面,重庆市定期举行“齐鲁民企巴渝行”等品牌活动,组织协调300余家山东企业赴渝考察,推动69家山东企业落地重庆,投资总额达41.62亿元。引进寿光农发集团、汇源果汁等龙头企业,助力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产业集群,带动种植面积超286万亩。建立“山东品种+重庆基地”“山东样板+重庆特色”模式,推动沂蒙冬蜜桃、烟台秋月梨等38大类159个优质品种落地重庆,共建种养殖产业园、物流园等93个特色产业园区,精准培育巫溪老鹰茶、城口老腊肉等特色产业进入山东。
在深化资源方面,发挥两地产品特点和市场优势,开展“渝货进山东”“忠州佳品入鲁”、联动“流量网红”直播带货等系列活动,近2年销售额超过6.6亿元,促进了两地消费协作升级。与全国各地10余省市山东商会开展合作,拓展渝货出山至东盟及“一带一路”市场。协调民营企业和基金会等向重庆14个区县捐赠教育教学物资3000万元,推动山东民企为重庆培训乡村人才1.04万人,同时重庆向山东企业输出劳务人才,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企业用工等方面实现资源互通互用。
在突出共同发展方面,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抓手,推动山东93家企业和重庆企业一起,结对重庆87个村,产业投资14.64亿元。打造“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鲁渝行”工作品牌,建立鲁渝青商组织长效对接机制,每年定期互访开展产业链条对接。根据山东各市和重庆区县产业匹配情况,15余个区县先后在潍坊、临沂、德州等市举办系列鲁渝产业协作投资洽谈会,山东省近200家知名企业参会,达成投资意向10余个。组织山东省百余家企业来重庆考察交流,“寿光蔬菜”西部输出中心、丰都红心柚大健康产业项目等一批项目达成合作协议。
施崇刚表示,接下来,重庆市将持续深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的东西部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产业互补、民生互惠、发展共享,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贡献重庆民企的重要力量。
文字/王娅萍 审核/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