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小巨人”狂飙!重庆专精特新5年暴增8倍,310家国家级“小巨人”西部领先,硬核配套C919、华龙一号!
城乡统筹发展网 09-23 13:56:51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优质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十四五”期间重庆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

“截至今年9月,重庆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达8万余家。”9月23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罗莉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量更多。重庆构建起科技成果“选种育种”转化、硬核科技企业“选苗育苗”生成、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优”成长的全周期培育工作体系,夯实培育基础,壮大企业规模。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738家、是2020年末的8.6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10家、是2020年末的4.8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西部排名第2,涌现出北斗智联、宗申航发、中科摇橹船等一批行业新锐。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达8万余家。

——质量更优。重庆深入实施科技赋智、数字赋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等六大赋能行动,推动“四链”融合“四侧”协同,聚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超1.3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7.7%,平均知识产权超21项。渝北区、涪陵区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净利润同比增长5.8%,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生力军。

——作用更大。重庆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攻关新技术、打造新动能以及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实施一批“三新一强”项目,切实发挥在产业链强链补链中的突出作用。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培育了汽车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卡涞科技、汽车芯片领域的云潼科技、汽车热管理领域的超力高科,他们都成为了产业链聚链成群的重要支撑。

此外,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研发的玻璃纤维隔音隔热棉已批量装配国产大飞机C919、航空活塞发动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智能化手术动力装置实现国产替代,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产品不胜枚举,成为支撑国之重器和服务民生的重要力量。

▲新闻发布会现场

罗莉说,下一步,重庆将以完善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为牵引,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要素保障、做好助企服务,力争培育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文/图 记者 亦歌 审核/刘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