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重庆瞭望|历史没有忘,我们不会忘
重庆日报 09-30 20:29:55

今天是第12个烈士纪念日。就在共和国生日的前一天,这同样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历史的天空缀满了繁星,那是我们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只要我们抬头仰望,信仰的光芒总能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冲出历史的迷雾,走向光明的未来。

▲4月3日,歌乐山烈士陵园,重庆市社会各界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动现场,市民依次环绕瞻仰烈士墓并敬献鲜花。龙帆 摄/视觉重庆

01

有一种纪念,是为了最深挚的缅怀。

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前一天,毛泽东同志亲自执锨铲土,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英勇献身。他们有的是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有的却未能留下名字。但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值得被后人永久纪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公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国之名,全社会崇尚英烈、捍卫英烈的行动纷纷开展。

为什么要将烈士纪念日设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国庆勿忘祭先烈”,正是有人在黎明前抵住千难万险,用前赴后继和奋勇献身,才换来了今日的盛世繁华。这个从苦难中崛起的国家,从未忘记那些在黑暗里负重前行的身影。

英雄从来不会被忘记。在历史基因的更深处,缅怀英烈始终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承。我们还记得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记得牺牲在重庆解放前的王朴,记得宁死不屈的江姐,记得卫国戍边的陈祥榕……因为铭记,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有的人,站着是勇士,倒下是高山。于国而言,他们是值得被载入史册的民族英雄;于个人而言,他们是我们素未谋面的挚友、高山仰止的老师、念念不忘的故人。

秋风知我意,旦寄哀思去。今天,鲜花和烛火只属于圣洁的英灵,让我们以国之名向烈士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重庆市北碚区张自忠烈士陵园,梅花山小学学生向张自忠烈士陵墓献花。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02

有一种铭记,是为了不忘来路。

烈士纪念日设立以来,每一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来到天安门广场,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在江苏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纪念活动,干部群众手捧鲜花,低头默哀,用行动告诉前辈英烈——我们将永远铭记前人为我们作出的牺牲。

忘记过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一个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这个民族是没有出息、没有希望的,也很难再出英雄,更难造就英雄辈出的局面。

近年来,我国不断从立法层面完善功勋荣誉表彰体系,各级烈士纪念设施得到精心管护,史料抢救与挖掘持续推进,烈属优待抚恤标准逐年提高,“革命英烈后代关爱行动”持续开展,让尊崇致敬落到实处,让缅怀先烈、关爱烈属的良好风尚深入人心。

我们不会忘,也不敢忘。今天,像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在继续。

即使身处和平富足的年代,那些苦难不能忘,那些抗争更不能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砥砺奋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九三阅兵场上,“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等熟悉的战旗迎风招展,熠熠生辉。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只有铭记,才能在回眸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滨江村,村民擦拭滨江村革命烈士陵园石碑。记者 杨青 摄/新华社

03

有一种告慰,是坚毅地走好下一步。

“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英雄最真挚的崇敬,就是接续完成他们的夙愿。

不忘历史,持续做好红色教育。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抓好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关键节点,充分利用烈士陵园、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有形载体,创新开展英烈精神研讨会、线上缅怀、英烈故事进校园等红色教育活动,才能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让全社会崇尚英雄、敬仰烈士。

不弃遗志,赓续弘扬英烈精神。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引领时代。相关部门要不断强化对英烈权益的保护,专家学者要持续深化对红色资源挖掘研究,媒体要带头讲好英雄故事,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确保英烈精神代代相传、熠熠生辉,确保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不懈奋斗,以实干续写时代新篇。烈士精神不只在纪念馆里,也在朝气蓬勃的车间产线上,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里,更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崇尚英雄、争做英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将英烈精神转化为实干动能,在复兴征程上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每一个烈士,都是一座丰碑;每一次缅怀,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长夜已尽,星火赓续。请先辈放心,山河无恙,强国有我!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