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5日,2025微信小游戏开发者大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标志着这座西部重镇,正式成为微信小游戏首个IP合作城市。
时隔三个月,重庆市小游戏产业基地在两江新区正式揭牌,计划五年内形成累计产值近百亿元的小游戏产业集群。
这场产业“起势”,不仅是重庆数字经济布局的“关键落子”,更是巴渝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尝试。
重庆城市风光。资料图
政企协同
搭起产业生长的“骨架”
重庆小游戏产业的破局,始于“多方合力”的顶层设计。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当前重庆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揭牌仪式现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马然希,传递出重庆培育数字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决心。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市新闻出版局已搭建起“产业+平台+园区”的服务模式。马然希表示:“我们高效推动‘王者万象棋’‘怪物猎人’两个大IP,通过重庆申报版号。”这份“底气”让企业看到重庆政策支持的实效。
作为本地文化传播与产业运营的核心力量,重庆广电集团也迅速加入协同阵营,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游戏、电竞、动漫、微短剧等产业,是广电集团重点发力、重点突破的新兴战略板块。”重庆广电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李鹏明确表示。
截至目前,重庆已有200多家游戏开发运营单位,重庆广电集团旗下华龙网等3家出版单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其中华龙网累计出版游戏65款,成为本地数字内容产业的“领头雁”。
重庆广电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李鹏在活动中致辞。第1眼TV-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广电集团将充分发挥重庆唯一覆盖台、网、端、号、屏等传播集群的一体化融合品牌优势和丰富的数字文娱产业园区运营经验,举全集团之力支持华龙网持续做好基地运营。”李鹏表示。
腾讯集团的助力则为产业注入“技术与生态基因”。
据腾讯集团副总裁蔡光忠介绍,由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和《王者荣耀》官方联合推出的大乔“白鹤梁神女”皮肤,一经上线便成为“爆款”,总曝光量超7亿次,通过这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将城市故事、文化等品牌符号进行了传播推广。
大乔·白鹤梁神女剪影。受访单位供图
如今,腾讯在渝的美术基地已从单一美术业务,拓展为“测试、运维、发行、投流全产业链”,600多人的团队正为本地人才提供成长土壤。
政企之间紧密握手,迅速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两江新区则为产业提供了“物理载体”。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宏球透露,基地建设仅3个月,便集聚20家小游戏企业、近100名研发人员,更通过流程优化让“企业资质备案、产品上线审核时间压缩30%以上”。
这种“办事省心、发展安心”的环境,正是吸引广州榴莲互娱、北京开心趣玩等外地企业落户的关键——前者计划在渝建立超100人团队,后者凭借在南美上亿流水的《消消大亨》,也将重庆作为研发新基地。
重庆市小游戏产业基地。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从租金优惠、出版奖励到优质产品补贴、人才专项激励,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我们解决了成本高、版号难等痛点。”广州榴莲互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永荣表示,公司的目标是三年之内做到月流水达到一千万。
至此,一个由政策引领、头部赋能、载体支撑的产业骨架已清晰可见。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让全国各地的企业来到重庆、扎根基地,推出更多精品、爆品,让基地真正成为重庆小游戏产业发展支柱。”作为基地运营方,重庆华龙网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徐兴渝说。
文化赋能
让巴渝故事借游戏“活起来”
“我们一直着眼于跟重庆本土文化IP进行合作,像大足石刻这样的标志性文化元素可以很好地融入进游戏中。”新入驻企业重庆小游三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京津,非常看好重庆城市IP与游戏结合的巨大潜力。
对于重庆而言,底蕴深厚的巴渝文化,正是其小游戏产业实现差异化竞争、获得持久生命力的“流量密码”。
在此前举办的2025微信小游戏开发者大会上,洪崖洞、朝天门、长江索道等8个重庆文旅IP首批入驻微信小游戏生态,标志着“城市文化符号+轻量化游戏”的创新融合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如果游戏加入了一些IP联动,会有更长的生命周期,重庆文旅IP的入驻,将释放更多IP小游戏的能力和权益,帮助我们的优质游戏常见和常青。”腾讯微信小游戏产品总监李卿表示。
事实上,重庆将城市IP游戏化尝试并非首次。比如,举办《地下城与勇士》十七周年庆典,将洪崖洞、朝天门等城市地标复刻进游戏地图,数百万玩家在虚拟空间中“打卡”现实场景,单日线下活动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带动周边商家营业额增长超80%。
《地下城与勇士》专场无人机表演。受访单位供图
在政企协同的框架下,小小的游戏界面更成为巴渝文化“破圈”的新载体。
根据市新闻出版局、两江新区与腾讯集团的三方协议,“巴渝文化IP数字化开发”被列为核心方向之一。此前白鹤梁的成功,已经验证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原本小众的文化遗产,通过游戏皮肤的形式,成为年轻人热议的话题。
李鹏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重庆广电集团将“举全集团之力,推动巴渝文化IP化”,利用覆盖台、网、端、号、屏的传播优势,让游戏不仅是“玩物”,更成为“讲述重庆故事、中国故事的新载体”。
这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在向更深层次推进。基地签约企业重庆链接者科技,正在开发《代号:镜》,计划融合“奇幻西式冒险与日式RPG配乐”;重庆欧比特科技则从独立工作室转型,将研发重心转向小游戏,试图在本土文化与全球审美间找到平衡。
当千年巴渝文化与前沿数字技术相遇,文化不再静默于历史,而是在互动体验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生态补位
破解人才与金融的“成长烦恼”
产业要“起势”,更要“长久”,持续健康的产业生态需要充足的人才和资金支撑。
在李卿看来,重庆有很多高校是小游戏领域的“潜力股”,比如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这为重庆发展小游戏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库。
在人才配套方面,基地已展现出“蓄水池”效应:基地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并提供安家补贴、子女教育、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
蔡光忠提到,腾讯扎根重庆十余年,围绕乡村振兴、数字培养、公益民生等方面,探索了多元的本地标杆项目,其中数字商务创新中心依托视频号运营能力培养,为重庆引入5家数商领域头部企业入驻,带动就业超700余人。小游戏基地企业中“80%是重庆本地团队,其中又有90%是本地毕业生,这些人会流动,能带动整个城市的人才生态”。
蔡光忠用“沙漠种草”比喻:“先种草涵养水土,再种灌木,生态慢慢就好,未来未必出不了十亿、百亿级产品”。
促进数字内容及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约。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在金融与政策支持上,各方也在精准发力。
两江新区计划“未来5年引入55家以上企业,形成百亿规模产业集群”;市新闻出版局则将“西部创意产业发展布局”纳入规划。
对于企业关心的投融资问题,据悉,还有20多家企业等待签约入驻。蔡光忠直言,这些来自广州、上海的企业,看重的是重庆小游戏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前景,“建议重庆可以出台更多政策进行扶持。”
从制造业强市到数字内容新增长极,重庆小游戏产业的“起势”,本质是政企协同下“补短板、挖潜力、育生态”的过程。
诚如马然希所说,“这里会成为游戏产业发展的沃土。”
当政策的“温度”、企业的“力度”、文化的“厚度”叠加,小游戏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蓝海,或将成为重庆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