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长滩河
▲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黄明忠介绍水库、河湖、堤岸管理情况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10月17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八场)上,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黄明忠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水库3067座,注册登记水闸12座、堤防护岸3248公里,这些“水利家底”直接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黄明忠说,“十四五”期间,重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强化管理。
一方面是全面压实管理责任。每年动态更新并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和防汛“三个责任人”4700余名,堤防、水闸安全责任人1000余名,实现责任体系全覆盖。完成2900余座水库、1200余公里堤防和10余座水闸划界工作,进一步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大中型水库(水闸)、三级以上堤防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开州鲤鱼塘水库在中西部地区率先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北碚、酉阳等地探索水库县域统管取得显著成效,“专人管、按标管”让工程管护更精细、更规范。
另一个方面是动态消除安全隐患。着力构建水库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体系,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1792座,实施除险加固399座、恢复有效灌溉面积79.9万亩、保护下游人口65.6万人、保护耕地42万亩,常态化开展大坝白蚁排查治理,每年汛前修订完善调度方案、应急预案和险情处置方案,严格限制病险工程运行,筑牢安全度汛防线。
再是运管体系提质增效。建设2858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大足玉滩等5座水库全面完成全国首批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比如,忠县作为全国县域级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建成覆盖103座水库的“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地面传感器”立体监测网,开发智能预警模型实现“岸线侵占、库容异常、渗压超标”等风险自动识别,事件处置效率从72小时压缩至30分钟,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
文/记者 亦歌 审核/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