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公安部正式发布中国警犬统一标识。标识中采用的昆明犬形象,正是源自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警犬基地的国家一级功勋犬“黑狼”。标识发布后,各大媒体相继报道,这不仅是对“黑狼”卓越功绩的崇高致敬,更是对万州警犬工作的高度认可。
不朽符号:从“洋度金”到警徽荣光
其实,“黑狼”是个“半路出家”的天才。2011年11月,带犬民警付屹在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第一次见到了才几个月大的“黑狼”,它的档案名为“洋度金”,是一只昆明犬,黑毛油亮,眼睛瞪得溜圆,付屹一眼就看中了。小家伙被带回万州后,被取名为“黑狼”。
最初,“黑狼”的专业是地面追踪。一次训练中,付屹意外发现它对血迹的敏感度远超同类,便重新制定训练计划,日复一日地陪着它训练。
虽是“半路出家”,但“黑狼”的血迹搜索功夫可谓一流。多年来,它跟随付屹一起出勘现场上百起,在多起案件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凭借着自己的过硬本领,在多个警犬技术比赛中获奖。2018年,“黑狼”在第五届全国警犬技术大赛上夺得了血迹搜索科目的冠军。
服役12年,“黑狼”从“三级功勋犬”一步步晋升为“一级功勋犬”,连央视都专门为它做过专题报道。
2023年7月,“黑狼”走完了它光荣的一生,安眠于这片最熟悉的训练场。“如今,全国警犬的标识上都有它的模样,就像它从未离开,始终与我们并肩前行。”付屹说道。
无言力量:从“两人两犬”到精锐之师
全国冠军警犬“黑狼”的诞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万州警犬技术的深厚底蕴。
早在1984年,万县地区公安处便成立了警犬室,成为全国最早开展警犬技术工作的地方之一。历经四十余载的传承与发展,这支队伍从初创时期的“2人2犬”,逐步壮大为如今的“9人23犬”。
基地拥有了3000平米的现代化训练场、先进的训犬设施和专业的训导团队,专业技术也从单一科目不断拓展至搜毒、搜爆、搜血、追踪、治安防暴等多个实战领域,成为万州公安现代警务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万州警犬基地被授予“全国警犬技术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重庆市工人先锋号”等称号,付屹荣获“全国优秀带犬民警”“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实战中,这支警犬队伍展现出了非凡价值。它们多次参与重大搜救任务,能凭借超凡的嗅觉在复杂环境中成功定位走失人员或被困群众,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累计参与各类安保任务200余次,多次参与“世界田径锦标赛”“建国70周年大阅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家级搜爆安检任务,以零失误的优异表现确保了各项活动的安全进行。
2025年7月,在一起危险警情的处置中,训导员樊海林携警犬“暴风”临危受命。随着樊海林一个果断指令,“暴风”如离弦之箭,毫无畏惧地扑向嫌疑人,与之展开激烈搏斗,为民警突入控制赢得了决定性的数秒钟。
在搏斗中,“暴风”的背部受伤,留下了一道长达12厘米的伤疤。这道伤疤,见证了它临危不惧的非凡勇气,是其守护平安的“勋章”。
近年来,警犬们参与现场勘查300余起,在多起重大案件侦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充分彰显了警犬技术在刑事侦查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打击犯罪、维护正义的利器。
赓续奋进:忠诚血脉薪火传递
“不错,今天的速度又快了点,中午给你加鸡腿!”刚结束训练的熊道猛蹲在地上轻轻地摸了摸“战友”的头,咧开嘴对着它竖起了大拇指,阳光将一人一犬相贴的影子拉得老长。
“你看道猛和他的搭档,就知道我们基地‘传帮带’的根。”万州警犬基地负责人张毅走过来,语气里满是暖意,“我们基地的‘传帮带’,不光是教技术,更是要把‘人犬同心’的信念传下去,让更多人看见这些‘无言战友’的力量。”
除了训导员的专业素养与警犬的出色能力,科技融合正成为万州警犬基地提升战斗力的关键支撑。
基地创新构建“警犬+无人机”协同作战模式,通过空中无人机大范围快速侦察与地面警犬的精准气味搜索相结合,形成了立体化搜捕网络。与此同时,基地还为警犬配备智能穿戴设备,搭建远程指挥系统,实现对警犬作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这种“地面+空中”“传统+智能”的多元化技术融合,不仅大幅提升了搜救、搜爆等任务的精准度,更开创了智慧警犬工作的新模式。
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硕果累累,一代代警犬与训导员用热血与忠诚,书写下无愧于时代的平安答卷。
虽然“黑狼”已逝,但它化身为中国警犬的统一标识,继续激励着每一位战友前行。展望未来,万州警犬基地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宏伟蓝图中振翅高飞。(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