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青春红岩|走进重大防空洞,感悟永不褪色的红岩精神
城乡统筹发展网 10-30 22:03:43

在抗战烽火中,重庆大学防空洞曾是守护师生安全、延续教育文脉的重要屏障,如今更成为重庆大学与重庆城市坚韧精神的重要见证。重庆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郑恒毅表示,这一空间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持续焕发着红岩精神的时代光芒。

10月30日,“青春红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大学防空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跟随着讲解员的引导,参观者步入了那段峥嵘岁月的“时空长廊”。一件件珍贵史料揭示出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长达六年的无差别轰炸,重庆大学亦多次遭袭。然而每次轰炸过后,学校总能迅速复课,展现出“愈炸愈强”的不屈精神。而学校迅速复课的关键,就是在全国高校中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防空洞之一——重庆大学防空洞。

该防空洞始建于1937年,位于沙坪坝区重庆大学A校区,经过三线建设时期及人防工程建设后,总面积达一万四千平方米。时任校长叶元龙曾勉励师生:“敌人毁不掉我们的精神,我们可以在防空洞里读书。”这片地下空间,不仅守护了师生的生命安全,也见证了一批批学子投笔从戎、以身许国的壮举,如抗日航空英烈侯子勤和“飞虎队”成员何其忱等。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沙坪坝区依托丰厚的抗战文化和红色文化,联动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以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挖掘抗战故事与红色文化内涵,推出《嘉陵江上》《五月的鲜花》等抗战音乐解析系列短视频。

据了解,重庆大学将防空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于2025年10月20日顺利揭牌并开始试运行,每日接待参观者超过五六百人,累计接待团队四十余个,受到师生、校友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沙坪坝区作为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郑恒毅表示,基地将持续完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弘扬“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不断发挥其在教育与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文字、图片/王娅萍 审核/刘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