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
大渡口公安:水管安装引纠纷 多维调解促和谐
城乡统筹发展网 11-17 15:46:38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八桥派出所民警运用“法理情”融合调解模式多次展开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因落水管安装引发的矛盾纠纷,守护了邻里和谐。事后,当事人李某将一面印有“警德高尚仁心助民 执法为民一身正气”的锦旗送到派出所,向民警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表示感谢。

事件起源于1021日上午的一起报警。八桥派出所接到群众反映,称有两户居民因落水管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值班民警立即带领辅警赶赴现场,发现当事人李某与彭某情绪激动,争吵不休,现场已有不少群众围观。李某强调其安装水管出于屋顶排水需要,而彭某则指出该水管存在遮挡采光与排水噪音过大等问题。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持续升级。

经深入了解,该纠纷的根源可追溯至今年8月。李某在其建筑外墙安装了一条垂直落水管,此后,排水产生的噪音长期对隔壁彭某家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彭某多次沟通无果后,认为该水管系违章建筑且影响采光,应予以拆除1021日清晨,李某发现落水管遭人破坏,致使矛盾彻底激化。

“大家先冷静,有话好好说。”处警民警迅速将双方分开,耐心劝导其平复情绪,通过理性方式解决问题。待现场局面稳定后,民警将二人引导至社区警务室,采取“背靠背”方式分别沟通,逐步厘清事实脉络。面对这一复杂纠纷,民警秉持“以和为贵”理念,充分启动民警、社区、物业构成的“三级调解机制”,从法律、情理、现实等多个维度剖析问题,阐释法规,明晰利害。

调解并非一蹴而就。初次沟通时,李某坚持“有权安装”,彭某要求“必须拆除”。民警没有急于求成,次日分别上门疏导,向李某说明违建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及法律风险,向彭某解释合理维权与过激行为的界限。第三次调解时,物业技术人员现场演示隔音改造效果,打消了双方顾虑。

1025日,在民警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李某承诺在一周内对落水管进行整改,包括加装隔音材料并调整排水方向;彭某同意承担相应的维修费用双方共同签署了《邻里和睦承诺书》。111日,派出所回访确认,改造后的落水管运行平稳,噪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两户居民关系已恢复正常。

八桥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所积极推行以“耐心倾听、细心调查、公心调解”为核心的“三心工作法”,已成功化解各类邻里纠纷42起。周边居民对此深有感触:“民警把道理讲透了,把方案想细了,我们邻里之间更应该互相体谅!”

这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小事”,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社区民警用心用情解决难题、化解纠纷、促进和谐,正是基层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生动实践。/余安 图/大渡口区公安分局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