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11月27日,“2025中国向上·向‘新’出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现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海域态势感知等方面的研发成果集中亮相,为重庆打造原创性科技创高地注入鲜活动力。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受访单位供图
据了解,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由重庆市政府指导,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创新构建了“高校+校内组织机构+异地科研机构+企业”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成功打通数学学科从基础研究到落地应用的全链条,推动软件从源头突破“卡脖子”技术,让前沿科研成果通过企业孵化走向市场。
在研究院软件展示区,多项成果已走出实验室,逐步走向工程一线、融入产业实践、服务国家重大项目。其中,作为基础软件的代表,北太天元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软件是国内首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科学计算与仿真平台。该平台在数学建模、数值计算、复杂工程系统仿真等关键环节实现底层原创,科学计算框架、算法库、求解模块等全面自研,不仅为能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提供自主可控的计算支持,更有效补齐了我国科学计算软件体系短板,筑牢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国产化底座”。
北太天元2025。受访单位供图
除了基础软件的突破,在本次参访中,海域态势感知领域的创新成果同样令人瞩目。研究院孵化企业溟坤数科带来了新一代全球海域态势感知(MDA)系统,并展示了国内海域态势感知领域首个AI“领航员——“溟坤海洋智能体”。
“如果说基础软件为产业构建了国产化‘底座’,海域态势感知则展现了全球视野,是重庆在AI领域开辟的新赛道。”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该系统长期专注于海域态势感知的数据融合与AI应用,坚持数据源拓展和算法演进双轮驱动。自2020年以来累计形成4000万条舰机数据与200万条目标基础数据,并实现“分钟级”更新。
溟坤海洋智能体。受访单位供图
目前,研究院已成功孵化12家科技企业,相关技术和产品已在工业仿真、智慧医疗、海洋安全、产业金融等多领域落地。其中,溟坤数科、北太振寰已经完成首轮融资,北太振寰今年顺利推进第二轮融资,形成“科研—产品—市场”的正向循环。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依托北京大学数学的研究成果,攻关基础软件与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拓展海域态势感知大模型等前沿方向,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庆样本”,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文字/王娅萍 审核/刘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