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要闻
这项国际赛事为何落户重庆
重庆日报 06-24 09:19:41

 匠心越山海,技能创未来。6月24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开幕。

  此次大赛设置18个比赛项目,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590人组建代表队参赛和观摩,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50个、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国家(地区)36个,有关国家和地区还派出技术观察员31名深度观摩,见证大赛盛况。

  这项国际赛事为何连续两届都选择在重庆举办?重庆有哪些优势?大赛又将为重庆带来什么?

 以赛会友

  搭建技能圆梦新舞台

  时间回到2019年。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渝举办,44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相聚巴渝,共话技能合作、共享发展成果,技能之光闪耀整个赛场。

  今年,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指导和支持下,重庆继续承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

  我国为何要举办这项国际性的技能大赛?又为何接连在重庆举办?对此,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道出了缘由。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俞家栋说,发起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为优秀技能青年人才搭建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切磋精湛技艺的实战擂台、实现技能圆梦的魅力舞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走深走实。

  俞家栋认为,通过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探索实践,特别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希望与我国加强职业技能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此,我们决定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让各国家和地区参赛选手既在赛场上追求卓越,又能以赛会友、互鉴交流、共同提高。”俞家栋说。

  “本届大赛,我们一方面将创造条件,搭建竞赛平台,为前来参赛的选手和裁判人员营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提供体现新技术、新技能的竞赛设施设备。”俞家栋介绍,另一方面,结合各参赛国家和地区需求,我国将开展院校、企业线上线下技能培训,积极策划形式多样的对话交流活动。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办赛为契机,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技能标准开发,推动技能合作、共同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大赛的举办地为何是重庆?

  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选择重庆成为“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举办地,优势明显。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为重庆带来了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同时,重庆具有国家战略叠加、城市规模、产业基础、交通枢纽、人文生态、创业成本、创新潜力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去年GDP增长6.1%、迈上3万亿元台阶,今年一季度增长6.2%,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此外,重庆还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过5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8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位居西部第一。重庆建立了中国首个世界技能大赛研修中心、“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国家级重大平台,成立了陆海新通道技术技能人才国际发展联盟,与30余个国家(地区)开展技能交流合作项目1000余个。

  据统计,从2012年开始,重庆作为中国最先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的省市之一,已连续参加5届世界技能大赛,培养选手获得4金3银1优胜的佳绩,代表中国取得了参加世赛以来美发、美容、电子技术、光电技术项目的首金。

  5重迭代升级

  打造国际技能“嘉年华”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以“技能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秉承“开放、智能、绿色、安全、特色”办赛理念,采取“赛会展演”集成模式,配套举办技能交流和技能展演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与第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在5个方面进行了迭代升级。

  大赛执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在赛项设置方面,充分考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和参赛意愿,参照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结合数字、绿色、生活等新职业,共设置18个比赛项目,其中对接世赛项目11个、结合国家或重庆技能标准7个,既能起到为今年9月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练兵的作用,也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技能需要,更适应了我国重点产业、新职业的发展趋势。

  在配套活动方面,本届大赛集成“赛会展演”多元办赛模式,期间将搭建主题展馆,配套开展国际对话、技能展演、技艺体验、技术展览等系列活动,以赛为媒,促进交流、推动合作。

  比如,配套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技能交流活动,交流研讨“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应用,分享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经验,开展国际技能项目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能人才工作互学互鉴。

  又如,大赛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举办“绝技绝活交流”活动,展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艺风采和技能成果;组织开展“一带一路”企业技术与设备展览和技能产品展销,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能人才增收。

  在参赛邀请方面,通过外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驻渝蓉领馆以及有关世赛专家等渠道,本次大赛广泛邀请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部分世界技能组织有关成员国家(地区)参赛,参与赛事及展览展演等配套活动,参赛国家覆盖五大洲,报名覆盖全部18个项目,整体参赛规模超过首届大赛。

  在赛事保障方面,迭代升级大赛官网,首次在国际技能竞赛中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裁判和数字赛务管理系统,建设“驾驶舱”,实现综合信息一屏掌控、工作协同一键直达、赛事服务一码集成、公正安全一体护航,数字赋能大赛全过程、各环节,让参会人员比赛安心、生活舒心、在渝开心。

  在氛围营造方面,推出大赛吉祥物“岱岱”和“露露”,制作主题宣传片和大赛赛歌,聘任“渝可”“渝爱”两只大熊猫作为迎宾大使,设计15类文创产品,策划“外国体验官”带你解锁新技能、首届金牌选手回访、参赛选手风采等系列报道。

  “我们希望以此提高本届大赛影响力和美誉度,全力把本次大赛办成有新意、展风采、影响广的国际技能‘嘉年华’。”该负责人说。

  扩大“朋友圈”

  为重庆发展打造“助推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重庆这座开放之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4月26日,世界技能组织执行局成员Stefan Praschl(施泰芬·普拉绍尔)来渝调研。

  其实,施泰芬·普拉绍尔和重庆的“缘分”由来已久,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举办之际,他就曾到访过重庆。

  “在中国重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对传播世界技能组织宗旨使命,推广世界技能大赛理念、标准、模式,增进各地区之间交流合作,促进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施泰芬·普拉绍尔曾在首届大赛结束后盛赞,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对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所有世界技能组织成员的技能交流与合作、搭建技能融通、增进友谊平台有重要意义,同时展现了中国的技能发展水平、经济技术实力,以及举办国际技能赛事的能力。

  此次再访重庆,施泰芬·普拉绍尔再次为重庆的开放之阔、技能之美点赞。

  “重庆人民的热情和技能发展的‘火热’让我印象深刻,透过重庆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见证‘重庆实力’。”施泰芬·普拉绍尔坦言,在走访调研中,他看到很多培训基地和学校,正面向学生群体加强技能培训,这对职业培训而言是非常大的进步。

  施泰芬·普拉绍尔认为,在重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可以给世界各国专家架起“沟通之桥”,以赛搭台交流经验、分享知识、互通资源,博采众长,交流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培训体系经验,这些经验智慧就是发展巧劲,助力技能水平迈上新台阶。

  他建议,要让共建“一带一路”越走越宽广,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职业技能能力较弱的国家在这场国际比赛中密切合作、共同成长。

  “通过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重庆在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影响巨大。”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通过举办大赛,还为尚未加入世界技能组织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技能领域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以“技能”为纽带,进一步扩大了“一带一路”技能“朋友圈”。

  这也正是施泰芬·普拉绍尔对于即将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感到兴奋的原因。

  “届时,我很高兴能见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特别是非洲国家的‘新朋友’。”施泰芬·普拉绍尔说,因为世界技能组织目前还没有太多来自非洲的成员国。“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可以成为他们了解非洲国家职业技能发展的一个途径。

  “此次大赛的举办将为重庆改革发展打造‘助推器’。”有业内人士认为,重庆的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智慧与拼搏、担当与奉献。作为制造业重镇,重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该人士认为,这一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技能赛事,将对重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产生广泛而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助力重庆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还能促进重庆职教发展,帮助重庆培育选树青年技能人才、新型工匠人才,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推动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