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大渡口区老人唐某陷入一场虚假投资理财骗局,大渡口区公安分局民警依托警银联动机制迅速响应,通过“线上安抚+线下核查”联动处置,成功阻断一起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为群众保住账户内50万余元资金。
当日,大渡口区反诈中心接到辖区建设银行金地广场支行紧急预警:市民唐某正以“购买理财产品”为由取现48万元,唐某在取现过程中言辞闪烁、情绪激动,且无法清晰说明资金用途。
“老人家,这不是正规投资平台,您把钱转过去很有可能要被骗!”接预警后,反诈中心民警第一时间致电唐某,表明身份并引用“冒充投资导师”典型案例进行风险提示,建议暂缓取现。经耐心沟通,唐某同意等待民警上门核实。10分钟后,反诈中心联合辖区派出所民警抵达银行网点。面对民警询问,即便对方无法提供正规合同,唐某仍坚称“投资可靠”。
民警研判其可能遭遇“虚假投资平台”诈骗,遂决定陪同唐某返家核查。在其家中电脑上,民警发现这款“投资软件”无正规备案标识,后台数据可人为操控,而且老人聊天记录充斥“稳赚不赔”“内幕消息”等诈骗常用话术。民警参照市公安局发布的《常见电诈手法解析》,逐条拆解诈骗套路,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劝阻开导,唐某最终醒悟。
“从预警到阻断仅用2小时,得益于警银高效联动。”反诈中心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该中心已建立“三快机制”,即预警快处,银行网点发现异常取现10分钟内通报警方;核查快反,民警30分钟内上门核查;资金快冻,确认诈骗后立即启动止付程序。
该负责人介绍,当前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以“高额回报”“稳赚不赔”为诱饵,利用投资者投机心理;二是诱导下载虚假APP或登录山寨网站,制造虚假盈利数据;三是后期以“缴纳保证金”“解冻账户”等名义要求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投资理财时,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核实平台备案信息;凡要求向陌生账户转账的“投资平台”均为诈骗;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下一步,分局将持续深化“警银联动”协作平台建设,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反诈微课堂”进网点行动,重点针对老年群体加强精准宣防。(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