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把意见箱和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武隆区创新工作方法践行“四下基层”
城乡统筹发展网 07-22 13:08:25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营运班车加开后,娃娃们上学方便安全,我们也不用花很多时间接送孩子。”民生连着民心,乘车问题解决了,村民心里就敞亮了。

从4月份开始,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桃园村、明星村的孩子就可以坐上客运班车准时到校上学了。

像这样搭着客车上学,对于两村的孩子来说,曾是一种奢望。

在3月底街道党员干部入户走访时,听到桃园村、明星村不少村民抱怨:两个村有近60名学生周五放学、周日上学乘车不便,最远的离学校35公里,平时是通过家长开车、打组合车接送,让很多家长不得不腾出大把时间,长久以来对村民抓生产、干工作造成影响。

村委把村民诉求提交街道党工委深入研究后,牵头领导立即协调区交委、区交通运输公司加开定时线路班车,有效解决了乘车不便问题,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学习教育以来,仙女山街道推行“五事工作法”,即党员上门问事、户主整理提事、支部研究议事、干部领衔办事、党群共同评事,开展常态化上门走访,收集到60余学生上学乘车不便、度假区鹿子堡居民安置点39户居民水电“一户一表”未入户、天生三桥入口至明星村核桃场镇公路路段路灯损坏等问题50余个,均通过“五事工作法”及时进行了处置,让群众诉求件件得到落实。

在凤来镇,每逢2、5、8赶集日,镇政府班子成员都会轮流走进“赶场龙门阵”工作室。沏上热茶,和群众面对面摆龙门阵,不仅宣讲政策、解释疑惑,还化解矛盾、解决难题。学习教育以来,“赶场龙门阵”工作室解决群众信访矛盾纠纷5件,有效办理援助生活困难群众等民生实事20余件。

石桥乡发放“民心卡”收集群众诉求,同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功解决群众诉求23件。

双河镇探索建立“1144”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上门收集并协调处理居民安全用电等民生问题56件。

鸭江镇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场镇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转化成项目清单,投入6000万元落地5个项目,全面提升场镇品质。

区人力社保局建立轮值“厅长”服务制,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搭建服务岗,专职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矛盾化解等服务143次。

区经济信息委为103户规上工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企业配备服务企业专员,走访企业建言献策、解决困难262次。

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多部门,深入重点项目施工一线调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缓慢、国家重点资金支付不达标、开工项目入统不及时等问题10件,有力推动渝厦高铁武隆南站、白马航电枢纽、武两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

……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学习教育中,武隆区各单位生动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意见箱和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敞开提”,促“干部务实干”,一大批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彰显出了“四下基层”对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文/袁智力 审核/刘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