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花椒麻香醇厚,下单‘解锁’美食鲜香密码!”
“这颗荔枝果大饱满,是真正的新鲜现摘!”
“墨绿叶片泛着银毫,就是咱奉节槽木村的宝贝——老鹰茶!”
….
今年7月,一场场从“田间”到“云端”的助农实践在重庆江津、奉节展开。重庆理工大学(以下简称“重理工”)师生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村集体经济、产业转型发展情况,采取直播带货方式,用数字化手段架起乡村与市场的桥梁,助力当地农产品“出圈”。
深入调研:专业视角为农货发展“量身裁衣”
有“中国花椒之乡”美誉的江津,是重理工“三下乡”实践团成员本次助农实践的目的地之一。九叶花椒作为江津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已形成一定产销规模。但如何拓宽优质农产品的市场渠道,如何更规范化进行经营管理是当地企业关心的问题。
重理工“三下乡”实践团成员来到当地花椒生产线,参观了解花椒分离加工、速冻冷藏等环节,学习九叶青花椒的“色、香、麻”核心竞争力及花椒洗衣液等深加工项目。
针对企业关心的如何提升花椒附加值、解决保鲜难题、实现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问题,重理工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并基于花椒活性成分的特殊性,提出了开发花椒特色健康新品(如舒缓类外用产品、天然护肤品等)的初步设想。
本次调研期间,重理工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实践团成员还以专业知识赋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成员们协助企业进行合同审查工作,细致梳理条款,识别潜在法律风险与漏洞。
“我们种花椒在行,看合同却犯了难。你们的帮助太重要了!非常感谢!”花椒企业老板袁成林连连道谢。
实践团成员在荔枝种植基地拍摄宣传视频
除调研花椒生产线外,重理工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团成员还走江津本地荔枝园,了解果园在智能化灌溉系统、土壤监测设备、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荔枝产业转型情况,并记录荔枝的生长特性与管理技术,调研当地产业发展路径,为后续助农行动积累一手资料。
该校管理学院实践团则走访奉节县多个村庄,调研当地老鹰茶、脆李、蜂蜜、甜玉米等农产品,运用所学知识为农产品拓销路破困局,为乡村发展出点子谋出路。
直播带货:青年智慧助力山地土货“出圈”
让茶香“飘”出大山,让麻味“上线”网络,让重庆本地的清甜荔枝获得更多关注……在走访调研后,重理工“三下乡”实践团成员“化身”网络主播,利用直播平台推荐重庆优质山地土货,带网友“云端赶集”。
实践团成员直播推介花椒
在奉节,该校管理学院实践团成员将营销专业的营销核心策略、顾客思维等“校内理论课”转化为助农的“校外实践课”。从选品、策划脚本、设计互动、把控流程、规划售后……成员们反复推敲每一个环节,直播“摆摊”推介当地老鹰茶、脆李、蜂蜜、甜玉米等农产品。其中,一场推介老鹰茶的2小时直播获得超1000人次观看,点赞量近3万人次。
在江津的花椒厂,实践团成员开启实景“厂播”直播模式,直观展示示花椒筛选、清洗、烘干等过程。同时,他们用专业知识推介青花椒的独特风味和烹饪技巧,以及花椒深加工产品的健康理念,并策划花椒介绍创意“金句”,增加“江津花椒”的线上曝光度与销量。
实践团成员直播推介荔枝
在江津区朱杨镇,实践团成员则把直播间“搬到”荔枝园内。1.5小时的直播获点赞量超6.7万人次,直播评论区互动热烈,不少网友咨询购买方式。
负责直播运营的实践团成员杨艳认为:“6.7万个赞不仅是对我们努力的认可,更说明这样的助农实践真能帮到村民!”
从“田间”到“云端”,从乡村到城镇……这样的助农实践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农产品推广活动,而且是一场高校资源与乡村振兴需求的深度对话。重理工学子以专业视角和实际行动,正书写着青年智慧助力乡土焕新的鲜活故事。
文/陶彦燕 图/重庆理工大学 审核/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