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11月24日至25日召开。全会的主题中提到“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深入谋划我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全市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以实干实绩实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其中,“实干”“实绩”“实效”,连续三个“实”,掷地有声地为“十五五”时期的工作全局明确了工作要求。奋楫新征程,两江之上的重庆巨轮依旧需要“实”字压舱,以自重应对急流巨浪,出群山、赴重洋。
实干当先,以山城精神为底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坡接着一坡上。重庆的地形磨砺了山城人爬坡上坎、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气质风骨。“十四五”期间,面对加速演变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庆主动担当作为,围绕“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以打造“六区一高地”和增进民生福祉为主线,以抓铁有痕的精神出政策、搭平台、做项目,始终做国家战略的坚定践行者和积极探索者。其间,重庆聚力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了“416”科技创新布局;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能,推进了“三攻坚一盘活”“亩均论英雄”等改革;深耕美丽重庆建设,大力进行了长江生态保护修复、“九治”实践……启航“十五五”,任务更重、挑战更多,只有继续保持实干精神,逐项攻坚、逐题破局,才能爬坡上坎、行稳致远。
实绩为要,以亮眼数据为底气,沿着既定赛道持续发力,跑出加速度。“十四五”期间,重庆上下一心,在真抓实干中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从近期发布的《“十四五”时期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这一成绩单来看,“十四五”期间,重庆成为中西部首个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2024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39.9%,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95.3万辆;截至2024年底,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97万元。这些数据,既表明在过去的阶段里,重庆人的努力是有效的,也验证了重庆的规划路线是正确的、可行的。在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过程中,以既往的成绩托底,坚定地持续深耕选定的赛道,一定能够做出新成绩、取得新突破。
实效作尺,以长期主义为底牌,持续发挥制度、规划在长远性、大局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靠制度和规划来锚定目标、明确路线。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为例,重庆提出数字重庆“1361”整体架构,在边干边学、边建边用的过程中,一体化平台底座更加夯实,“三级贯通、五级联动”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六大应用系统”基本能力初步形成,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事业单位数字化履职能力稳步提高。放眼未来,“数字重庆”建设的效果将持续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活力、生态治理的效力和民生福祉的保障力等多个层面。“十五五”与“十四五”一脉相承,只有深入挖掘、持续释放各类制度、规划的长期影响力,在发展中验证效果,用真实反馈微调发展路径,才能在长期主义中实现接续发展、更好发展。
两江之上,巨轮蓄势待发。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期待重庆继续以“实”字压舱,重实干、争实绩、谋实效,带着全体重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中坚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