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刘辉)2025年7月16日至17日,首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将在重庆举行,大会为什么在重庆召开?重庆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哪些独特作用?记者从发布会现场2名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中找到答案。
权威人物观点
重庆市政府侨务办主任王建国:近年来,重庆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引导华侨华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侨务工作实践,通过品牌化、法治化、文化传播三大路径,将侨务工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既彰显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也为侨胞参与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重庆样本”。
重庆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孟卫红:重庆区位优势、战略优势明显,农副产品丰富,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重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将共建“一带一路”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有效衔接,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发挥独特优势,促进“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
重庆作为首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的举办地,充分发挥区位枢纽优势、内陆开放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促进“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
重庆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孟卫红介绍,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两大贸易通道在重庆实现“无缝衔接”,具有辐射带动内陆开放的先天条件。
同时,重庆是中国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拥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为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提供了坚实基础。2024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154.2亿元,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3263.8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有32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孟卫红表示,重庆还拥有39个工业大类,制造业体系完备,正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在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软件信息、生物制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吸引着海外侨商的关注。
打造高能级侨务品牌,以“侨”为桥赋能开放合作
重庆立足“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推动侨资侨智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据重庆市政府侨务办主任王建国介绍,近年来,重庆通过策划举办“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累计促成项目签约落地重庆数百亿元,成为西部侨务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同时,重庆打造“创业中华”引才品牌,迭代推出世界名校“侨”重庆活动,成立世界名校校友联盟,设立重庆侨创中心,累计引入高端人才500余名。开展“侨建新重庆”系列活动,举办“渝侨经济圆桌会”“侨商区县行”活动,引导侨商侨企深度参与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助力重庆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越南河内市等1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城市缔结友好。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优化涉侨法治化营商环境
重庆注重以法治护航侨企发展,创新建立涉侨权益保护机制。王建国介绍,重庆建立“法侨检侨”协作机制,市检察院联合市侨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意见,提出19项护侨惠侨措施;市侨联、市检察院、市知识产权局建立涉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合作机制,联合发布《实施意见》,推荐10余家重点侨企纳入第三批市级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构建多方联动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同时,重庆精准服务侨企需求,开展“法护发展·侨助创新”“在渝侨企恳谈会”等活动,提供融资对接、法律咨询等支持,近年来累计帮助侨企侨胞协调解决诉求困难上百起。强化政策落地效能,启动“侨团助渝企·出海谋发展”活动,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平台和众多海外侨团,为侨企提供物流、通关便利,带动侨企出海发展。
创新文化传播载体,以“城市IP”吸引侨胞共建共享
重庆讲好重庆故事,推动“山水之城”成为侨胞情感纽带和投资热土。王建国表示,重庆用好全市14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金字招牌”,先后在长寿、大足、荣昌、重庆师范大学等区县和高校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5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赏巴山渝水、品巴渝文化。
同时,重庆借助与国内主流媒体、新媒体及海外华文媒体的联动,让活动主题海内外“出圈”“出彩”。海外侨胞慕名赴渝观光打卡,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广大侨商慕名来渝投资考察也成为一种新趋势。
王建国说,近年来,重庆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引导华侨华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侨务工作实践,
重庆通过品牌化、法治化、文化传播三大路径,将侨务工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既彰显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也为侨胞参与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重庆样本”。未来,重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重庆力量。通过打造高能级侨务品牌、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创新文化传播载体等路径,形成了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侨务工作实践,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侨务创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