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要闻
成渝科技“雏鹰”研学心得⑦|李安晴:“中药飘香,石鱼眨眼,山洞唱歌:我把国家宝藏背回家!”
城乡统筹发展网 07-12 17:31:53

编者按 第五届成渝双城青少年科技雏鹰研学营7月8日正式起航,7月11日,是研学的第四天,营员们来到了重庆。几天来,营员们用不同视角记录下他们的研学心得。重庆在营员们眼中是什么样?有哪些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今天(7月11日),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和重庆816工程。

一大早来到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听着讲解员阿姨讲解荷香正气水的成分,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中草药的画面,制药车间,现代生产线让我感怀万千。

午后来到长江边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我才知道,长江里藏着一条会“潜水”的石梁!梁上有18条石鱼,它们的眼睛是1200年前的“水位尺”。现在,科学家在水下盖了一个“透明罩子”,不用潜水也能隔着玻璃看到古人刻的字、画的鱼。老师说,这是现代科技与古代智慧的牵手。我想,等我长大了,也要当科学家,用新办法保护更多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李安晴的研学“作业”

在816地下核工厂,讲解员阿姨说,那里藏在武陵山肚子里,洞洞相连像迷宫,光主洞就有24层楼那么高!1966年,6万名叔叔阿姨离开大城市,背着背包、啃着干粮,一锤一凿地在大山里挖出“地下长城”。他们“风餐露宿,肩挑人扛”,用最简单的工具干出了最了不起的大事。我觉得,这就是老师常讲的“三线精神”——不怕苦、不怕难,祖国需要我就上!今后我遇到难题,也要学他们咬牙坚持,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回营地的路上,我把今天的照片贴在日记本里,写下:“今天的我,看到了过去的人有多勇敢,也看到了现在的科技有多神奇。我要把‘三线精神’装进书包,把好奇心装进口袋,长大为祖国添一块砖!”

在李安晴的日记本上,有自己画的荷香正气液配方中草药,有参观816工程感悟,还有从白鹤梁抄录的诗句。工整美观

晚上,我思考着藿香正气液的味道,得出结论:传统与现代并不对立。当“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古方化作今日药架上一支小小口服液,它也像白鹤梁的“水下保护体”一样,悄悄护着我们的日常。于是,用心画出藿香正气液配方中的中草药模样。

于是,我把816的“坚持、吃苦”和白鹤梁的“守护、创新”,还有画完的中草药,一起装进行囊,进入梦乡......

文/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校 李安晴 审核/刘辉

【免责声明】城乡统筹发展网未标有“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或“城乡统筹发展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城乡统筹发展网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