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五届成渝双城青少年科技雏鹰研学营7月8日正式起航,7月12日,是研学的第五天,营员们分别来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营员们有哪些感受?是否有新的思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今天(7月12日)上午,我们去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明亮的会议厅,研究生哥哥姐姐们以生动的讲解为我们揭开了汽车工业的神秘面纱。关于汽车品牌与安全技术的知识,就像一股热流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入了我的脑海里。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这次学习不仅让我了解了汽车性能参数,更认识到了一台优秀汽车应当具备的标准。
随后我们去参现了汽车通信评测基地,这个基地十分宽广,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一具一具仿真冲击假人。这些假人栩栩如生,内部植入了数以千计的精密传感器,能够记录假人受到碰撞时的各项数据。令人震惊的是,每个假人的造价竟高达千万人民币!所以在参观的时候我们的行为都格外小心,生怕磕碰到了这些“身价不菲”的科研伙伴。
杨朗毓在手记上特别写下:我们终将成为——你们这样的人
下午,我们再次出发,来到了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在众多科普展馆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手工制作馆”和“芯片科普馆”。
“手工制作馆”是我自己给这个场馆取的名字,因为场馆里全是一些好玩的科学小发明。其中一台沿着黑色轨道循环行驶的智能小车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车头搭载的红外激光传感器能精准识别轨道,通过精妙的算法控制转向系统。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给我带来了编程思维的启发。
“芯片科普馆”里有很多手机展品,从1G时代的“大哥大”砖块手机,到2G时代摩托罗拉的经典机型,再到如今华为Mate40等5G旗舰,老师为我们依次讲解了手机的发展历史。
在研究院的学术报告厅,我们有幸聆听了“芯片”爷爷的讲座。他为我们讲述了芯片发展史,以及中国芯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崛起之路。
夕阳西下,返程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访不仅让我见识到科技创新的魅力,更让我深切体会到: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坚守,才铸就了今日中国的科技长城。他们用智慧与汗水诠释着“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我相信:我们终将成为——你们这样的人!
文/成都市锦江实验学校 杨朗毓 审核/刘辉